1.综合题- (共1题)
1.
请根据装置回答。

①写出编号为“a”、“b”的仪器名称: a____;b____。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写字母)。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用字母a、b、c对下图排序);

集满氧气后的操作顺序是____(用字母a、b、c排序)。
a.取出集气瓶 b.盖上玻璃片 c.正放在桌上
④0.2mol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能生成氧气____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①写出编号为“a”、“b”的仪器名称: a____;b____。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写字母)。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用字母a、b、c对下图排序);

集满氧气后的操作顺序是____(用字母a、b、c排序)。
a.取出集气瓶 b.盖上玻璃片 c.正放在桌上
④0.2mol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能生成氧气____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
Ⅰ.制取CO的方法:加热碳酸镁和锌粉的混合物,反应原理为:
MgCO3+Zn
MgO+ZnO+CO↑
Ⅱ.处理尾气的方法:用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吸收一氧化碳,溶液中会出现红色固体。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第一步:打开弹簧夹,通入一会儿氮气;
第二步:关闭弹簧夹,点燃两个酒精灯;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熄灭两个酒精灯;
第四步:打开弹簧夹,再通一会儿氮气。
(实验分析)
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处黑色粉末变红,此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D处溶液中出现红色固体。
②上述实验步骤中,第一步和第四步的操作相同但是目的不同。其中第一步的操作目的是____。
③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随着反应的进行,B处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
b.D处的实验现象可证明A、B处发生了反应
c.实验过程中应在E处点燃尾气以防污染空气
d.停止加热后,应持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④若A处有n1 mol的 MgCO3参加反应,C处生成n2 mol CaCO3,能证明n1>n2的一个实验现象是____。
(查阅资料)
Ⅰ.制取CO的方法:加热碳酸镁和锌粉的混合物,反应原理为:
MgCO3+Zn

Ⅱ.处理尾气的方法:用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吸收一氧化碳,溶液中会出现红色固体。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第一步:打开弹簧夹,通入一会儿氮气;
第二步:关闭弹簧夹,点燃两个酒精灯;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熄灭两个酒精灯;
第四步:打开弹簧夹,再通一会儿氮气。
(实验分析)
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处黑色粉末变红,此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D处溶液中出现红色固体。
②上述实验步骤中,第一步和第四步的操作相同但是目的不同。其中第一步的操作目的是____。
③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随着反应的进行,B处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
b.D处的实验现象可证明A、B处发生了反应
c.实验过程中应在E处点燃尾气以防污染空气
d.停止加热后,应持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④若A处有n1 mol的 MgCO3参加反应,C处生成n2 mol CaCO3,能证明n1>n2的一个实验现象是____。
3.单选题- (共20题)
8.
归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H2 CO CO2 | 都难溶于水 |
B | H2CO3 KNO3 Ca(OH) 2 | 都含有原子团 |
C | C60 石墨 金刚石 | 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
D | O2 O3 空气 | 都含有游离态氧元素 |
A.A | B.B | C.C | D.D |
1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t℃时,对含有等质量溶质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未蒸干),正确的说法是


A.蒸发前,甲、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
B.蒸发后,所得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
C.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
D.蒸发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
4.填空题- (共3题)
23.
“分解”与“化合”是两种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研究问题 | 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 探究氧化汞的元素组成 |
研究方法 | 水的分解 | 汞与氧气的化合 |
搜集证据 | ![]()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端气体,气体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端气体,观察到________。 | 汞与氧气化合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请将上图中反应后缺少的微粒补画完整________。 |
结论 | 水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 | 氧化汞是由氧、汞元素组成的。 |
24.
2017年中国环境日主题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美丽中国。
①人类需要清新的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参与光合作用的是____;防雾霾口罩中常填充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性。
②人类需要洁净的水。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水处理剂,它由__种元素组成,钾、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1mol K2FeO4中约含有____个铁原子。
③人类需要清洁的能源。天然气是上海地区常见的家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与化石燃料相比,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写一点)。
①人类需要清新的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参与光合作用的是____;防雾霾口罩中常填充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性。
②人类需要洁净的水。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水处理剂,它由__种元素组成,钾、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1mol K2FeO4中约含有____个铁原子。
③人类需要清洁的能源。天然气是上海地区常见的家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与化石燃料相比,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写一点)。
25.
甲、乙固体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数据如下表:
① 20℃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100g水。该温度下,将40g乙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__________g溶液。
② 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③ 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 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 )大小关系是____。
温度/℃ | 0 | 20 | 40 | 60 | |
溶解度 (g/100g水) | 甲 | 13.3 | 31.6 | 63.9 | 110.0 |
乙 | 35.7 | 36.0 | 36.6 | 37.3 |
① 20℃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100g水。该温度下,将40g乙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__________g溶液。
② 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③ 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 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 )大小关系是____。
A.ω甲 > ω乙 | B.ω甲< ω乙 | C.ω甲= ω乙 | D.无法确定 |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