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简答题- (共2题)
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氢氧化钠中和石油中的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厂排放的尾气中有二氧化硫,为避免大气污染,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氢氧化钠中和石油中的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厂排放的尾气中有二氧化硫,为避免大气污染,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4.
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水加入到固体A中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玻璃棒;将溶液蒸发结晶至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将固体C配成溶液,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出该物质的其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水加入到固体A中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玻璃棒;将溶液蒸发结晶至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将固体C配成溶液,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出该物质的其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8.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式,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事实 | 实验结论 |
A | 某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 | 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
B |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9 | 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
C | 某固体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D | 某物质能够导电 |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
A.A | B.B | C.C | D.D |
11.
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 | B.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煤油 |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 |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与粉尘排放 |
12.
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直接说明的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必须用力上下振荡 | B.要有可燃物 |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D.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5.填空题- (共2题)
14.
从H、O、C、N、Ca、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钠离子______;②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③硝酸铵中显﹣3价的氮元素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②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
③水溶液呈碱性的氮肥是_______;④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
⑤作建筑材料的盐是______________.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钠离子______;②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③硝酸铵中显﹣3价的氮元素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②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
③水溶液呈碱性的氮肥是_______;④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
⑤作建筑材料的盐是______________.
1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曲线信息回答问题:

(1)t2℃时,将30 g固体甲充分溶解于50 g水中,可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2)t1℃时,将30 g固体乙充分溶解于100 g水中,所形成溶液里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
(3)将t2℃时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1)t2℃时,将30 g固体甲充分溶解于50 g水中,可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2)t1℃时,将30 g固体乙充分溶解于100 g水中,所形成溶液里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
(3)将t2℃时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6.实验题- (共2题)
16.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①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③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___.
④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①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③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___.
④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17.
(6分)实验小组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一: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1)表中的现象Ⅰ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Ⅱ的原因 。
(2)若要鉴别实验中用到的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实验一中提供了 种方法。
实验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各自实验一中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不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
(1)根据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甲同学进一步实验,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其实验方案是 。
实验一: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 NaHCO3溶液 | Na2CO3溶液 |
(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溶液变红 |
(2)加入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现象Ⅰ |
(3)加入5%的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 产生白色沉淀 |
(4)加入稀盐酸 | 现象Ⅱ | 有气泡产生 |
(5)加热溶液,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 | 石灰水变浑浊 |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
(1)表中的现象Ⅰ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Ⅱ的原因 。
(2)若要鉴别实验中用到的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实验一中提供了 种方法。
实验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各自实验一中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不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 |
乙同学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 | 产生白色沉淀 |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
丙同学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塞紧胶塞,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加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
(反思与评价)
(1)根据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甲同学进一步实验,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其实验方案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