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师大教育集团五校2018届九年级3月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644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__(填名称)。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实验方案
实现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探究结论:猜想__________成立。
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分析】
请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验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单选题(共7题)

3.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AB.BC.CD.D
4.
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人的呼吸
C. 燃放焰火D. 用铅笔写字
5.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
6.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7.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乙、甲、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8.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B.用水可以鉴别 NaOH、CaCO3、NaCl、CuSO4固体。
C.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KMnO4、NaCl、汽油分别加入一定量水中一定都能形成溶液
9.
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发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4.填空题(共3题)

10.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
(3)建筑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__________;
(3)温度计中的水银_________; (4)硬水中的镁离子_________。
12.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________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g该溶质。
(4)若A中含有少量B,应用______________法提纯。
(5)图中_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

5.实验题(共1题)

13.
科学的核心是研究,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我们亲历科学活动,体现科学的发现过程和方法。
(Ⅰ)已知: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装置A、B都可作发生装置,其中可控制反应进行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4)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为______接______(填接口序号)。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填接口序号)进入。
(Ⅱ)下面是初三某班学生探究铁生锈实验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

(1)优化实验时将Ⅰ中自来水换为蒸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化实验时增加Ⅳ是为证明铁生锈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
(3)实验Ⅴ在软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观察到铁钉生锈,_____________,同时铁钉靠近水边附近部分锈蚀得厉害。由此可知:铁生锈实际是铁与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4)实验Ⅵ还可用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名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