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高新东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64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8

1.计算题(共1题)

1.
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方案,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填代号),理由是__________。
④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2题)

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2)P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能表示二氧化碳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
(4) t1℃时30g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g,若要使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将浓硫酸滴在布上,滴有浓硫酸的地方会变黑体现了浓硫酸有________性;稀释浓硫酸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搅拌;稀释后的硫酸可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将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测得的pH值__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 不变”)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处有_______出现,体现浓盐酸有______性。

4.推断题(共1题)

5.
下图中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些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K是最常用的溶剂,D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是金属单质,F是金属氧化物,G溶液呈浅绿色,J溶液呈蓝色,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1)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H是______;E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F K + 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 E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

5.单选题(共6题)

6.
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7.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b处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D.冰
8.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③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④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一定是碱溶液;⑤溶液中溶质都是以微粒分散于溶剂中,悬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溶液一定均一、稳定,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⑦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B.3C.4D.5
9.
下列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对应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B.氢氧化钙  消石灰   CaOH
C.氢氧化钠  火碱    NaOHD.氧化钙    熟石灰    CaO
10.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考虑蒸发),质量增加但没有变质的是(  )
A.浓硫酸B.生石灰C.浓盐酸D.氢氧化钠
11.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6.选择题(共3题)

12.已知点P在曲线y= {#mathml#}4ex+1{#/mathml#} 上,a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a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13.已知点P在曲线y= {#mathml#}4ex+1{#/mathml#} 上,a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a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14.已知点P在曲线y= {#mathml#}4ex+1{#/mathml#} 上,a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a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7.填空题(共1题)

15.
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氯化钠溶液中分散着的溶质粒子是____________; 
(2)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___________,干燥氨气的是____________;
(5)酸溶液都呈酸性的原因是,溶液中都有_________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16.
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应称量氯化钠_______g,量取水应选择______mL量筒(10mL、50mL、100mL),
E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 
C.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