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⑴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⑵钢铁锈蚀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防止或减缓钢铁锈蚀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⑶“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世界湿法冶金的先驱。试写出用铁和硫酸铜溶液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 反应。(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
⑷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了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⑴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黄金饰品 | B.铁锅 | C.铜导线 | D.不锈钢刀具 |
⑶“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世界湿法冶金的先驱。试写出用铁和硫酸铜溶液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 反应。(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
⑷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了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海水淡化: 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①该海水淡化过程,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填“蒸发”或“蒸馏”)。
②下列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中,原理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A.过滤法净化水 B.工业法制氧气 C.活性炭吸附
⑵海水制镁: 下图是由海水制备金属镁的工业流程:

涉及的主要步骤有: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②加石灰乳 ③加盐酸 ④过滤 ⑤蒸发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A.②④③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②③④⑤①
⑶海水晒盐: 所得粗盐中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过滤、__________等操作去除。这样得到的食盐晶体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工业上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_对其进行除杂。
⑷海水制“碱”: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___________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生产过程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涉及的反应原理如下:
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 ,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纯碱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试写出工业上利用纯碱与熟石灰反应制取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⑴海水淡化: 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①该海水淡化过程,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填“蒸发”或“蒸馏”)。
②下列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中,原理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A.过滤法净化水 B.工业法制氧气 C.活性炭吸附
⑵海水制镁: 下图是由海水制备金属镁的工业流程:

涉及的主要步骤有: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②加石灰乳 ③加盐酸 ④过滤 ⑤蒸发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A.②④③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②③④⑤①
A.③②④①⑤ |
⑷海水制“碱”: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___________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生产过程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涉及的反应原理如下:
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 ,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纯碱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试写出工业上利用纯碱与熟石灰反应制取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Cl、CaCO3、Mg、Cu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小黄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气体B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H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C的颜色为____________。
⑵滤液I中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⑶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⑷试写出步骤③中一定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混合物A中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另取少量混合物A,试设计实验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气体B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H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C的颜色为____________。
⑵滤液I中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⑶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⑷试写出步骤③中一定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混合物A中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另取少量混合物A,试设计实验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4题)
5.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及个数均不变 |
C.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 D.参加反应的![]() ![]() |
6.
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2g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气体全部被吸收),过滤,测得溶液质量减少5.6g ,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1.0% | B.27.3% | C.33.3% | D.37.5% |
8.
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列归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9.
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中x = 18 |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
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 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 |
10.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被打翻,可用水进行扑灭 |
C.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
D.误服碳酸钡等重金属盐时,立即服用豆浆、牛奶等缓解中毒症状,并及时送医 |
11.
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中的CO | 点燃 |
B | 分离CaCO3与CaO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 分别抽丝灼烧,闻气味 |
D | 制备Fe(OH)3 | 将Fe2O3与H2O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12.
向某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 B.滤渣中一定含Ag,滤液中只含两种金属离子 |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 D.所得滤液一定不是无色溶液 |
13.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
C.欲除去甲物质中混有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
D.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4.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 |
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 |
C.丙向久置空气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 |
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
15.
将某固体粉末X分成三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固体粉末X可能是( )。
加入物质 | 稀盐酸 | 氯化钡溶液 | 氯化钠溶液 |
实验现象 | 固体溶解,产生气体 | 产生白色沉淀 | 固体溶解 |
A.Fe | B.Na2CO3 | C.CaCO3 | D.(NH4)2SO4 |
17.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 | B.为增添节日气氛,燃放烟花爆竹 |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
5.填空题- (共1题)
1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充分学好、用好它们。
⑴按要求从氧气、氢气、氧化钙、硫酸、火碱、氢氧化镁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填写其化学式:
①一种清洁的燃料气体_____________ ②一种难挥发的酸_____________
③一种常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 ④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
⑵“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摇头丸”是一种常见的毒品,化学式为C12H19O2N。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物质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之一)。
②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③“关爱生命,拥抱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⑶2017年底,济南建设的全球首条光伏高速公路通车了,未来将实现车辆移动充电!济南多处路段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其太阳能光伏电池可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其核心组件是单质硅。工业上制取单质硅的反应原理之一为:SiCl4 + 2H2 高温 Si + xHCl ,反应物SiCl4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⑴按要求从氧气、氢气、氧化钙、硫酸、火碱、氢氧化镁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填写其化学式:
①一种清洁的燃料气体_____________ ②一种难挥发的酸_____________
③一种常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 ④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
⑵“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摇头丸”是一种常见的毒品,化学式为C12H19O2N。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物质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之一)。
②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③“关爱生命,拥抱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切不可食用。 |
B.硫酸铜等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可利用其对饮用水杀菌消毒。 |
C.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许多有害物质,吸烟对己对人都有害。 |
D.吸毒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毒品难以戒除的依赖性,毒品万万试不得! |
6.实验题- (共1题)
19.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庆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他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他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CO2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颖同学欲用CO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所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挥发,也不发生反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 → C → F → 燃着的酒精灯。
①装置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若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则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F的增重,来测算氧化铁样品中所含Fe2O3的质量分数,则测算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进行尾气处理,逸出的CO气体会危害人身安全,并污染空气。下列有关煤气(主要成分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⑴小庆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他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他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CO2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颖同学欲用CO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所含Fe2O3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挥发,也不发生反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 → C → F → 燃着的酒精灯。
①装置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若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则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F的增重,来测算氧化铁样品中所含Fe2O3的质量分数,则测算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进行尾气处理,逸出的CO气体会危害人身安全,并污染空气。下列有关煤气(主要成分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在有煤炭炉的室内放置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
B.发现室内有人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用手机打急救电话 |
C.发现有人煤气轻微中毒时,应速将病人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 |
D.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