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构成物质的微粒单元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639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4

1.简答题(共2题)

1.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选填A、B、C、D),你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
下面是初中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下面是部分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镁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________ ,上述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表示混合物是________ ,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

(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 , 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________ 。

2.流程题(共1题)

3.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1.01×105 Pa)
–252
–195.8
–183
–33.35
 
在1.01×105 Pa时,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   
(4)下图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3.单选题(共7题)

4.
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图示中有两种化合物
5.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6.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中有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
7.
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能不同
B.因为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碳酸氢钠属于有机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8.
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
A. Na+ B. Cl C. OH D. N
9.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B.实验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C.实验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实验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10.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③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只有①

4.选择题(共1题)

11.

孙平已经上大学了。可是每年的教师节,她都要去看望自己的小学老师。因为她感到小学老师的教育对她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

5.填空题(共4题)

1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化 合价发生了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填符号)
13.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化合价没变的元素是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__。
14.
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一个A分子是由________个原子构成的;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反应①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元素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种类
(6)E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E能与水反应而B不能,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
15.
如图是某粒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填“阳”或“阴”),它的质子数是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6.
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