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氧气不足,还会生成一氧化碳,取一定质量的甲烷和 25.6 g 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a g CO、b g CO2和 18 g H2O,则 a+b=____________g。
2.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某同学利用上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①挤压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细铁丝插入充满 O2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采用下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C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③用 A 装置还可制取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在 D 中补画出 CO2 的收集装置图。____________
(3)实验室要制取 4.4 g 二氧化碳,请计算需要用_______克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

(1)某同学利用上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①挤压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细铁丝插入充满 O2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采用下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C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③用 A 装置还可制取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在 D 中补画出 CO2 的收集装置图。____________
(3)实验室要制取 4.4 g 二氧化碳,请计算需要用_______克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
2.简答题- (共3题)
3.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4.
以下是有关氨气(NH3)性质的趣味实验。
(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弹簧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弹簧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了解防火、灭火等安全知识非常必要。
(1)在实验室,如果酒精不慎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在家里,如果发现天然气(或液化气)泄露,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室,如果酒精不慎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在家里,如果发现天然气(或液化气)泄露,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8.
下列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加水稀释 NaOH 溶液 |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 KNO3溶液中加入 KNO3固体 |
C.向一定量的 Na2SO4溶液中滴加 BaCl2 |
D.在密闭容器中,镁帯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B.CO2溶液(CO)—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
C.KCl 溶液(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
D.NaCl 溶液(MgCl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盐酸至中性 |
15.
X、Y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话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 X 的溶解度比 Y 的小 |
B.t2℃时 X、Y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C.t1℃100 g X 的饱和溶液中 X 的质量是 50 g |
D.X 中含有少量的 Y,可以通过降温结晶来提纯 X |
4.填空题- (共4题)
19.
在一定质量 Mg(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和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或“减小)若固体中含有三种金属,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请写出一定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0.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A、B、C、D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请回答: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反应②后生成蓝色溶液,则 B 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④可用于制取烧碱,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1.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等。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铝离子的符号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铝离子的符号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2.
水是生命之源,天然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在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有一种给自来水消毒的泡腾片,其主要成分是 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