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吸收已除去CO₂的空气样品。当用5g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样品中的SO₂,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5.32g。
计算:①被吸收的SO₂的质量为_______g。
②计算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①被吸收的SO₂的质量为_______g。
②计算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是CaCl₂和Ca(OH)₂;猜想二:只有CaCl₂;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粒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须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₂,应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是CaCl₂和Ca(OH)₂;猜想二:只有CaCl₂;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粒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须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 B.铜 | C.氧化铜 | D.硝酸银溶液 |
3.
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猜 想 | 验证的方法 | 现象 | 结论 |
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 _________ | 猜想Ⅰ成立 |
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__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 | 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 | _________ |
3.单选题- (共8题)
5.
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它们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A3B4 B. A2B3 C. A3B2 D. AB
A. A3B4 B. A2B3 C. A3B2 D. AB
7.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 |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
D.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
8.
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t2 ℃时,80g 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 |
C.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
D.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
10.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CO2 | CO | 通过NaOH溶液,干燥 |
C | NaCl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D | HNO3溶液 | HCl |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1.
下列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用盐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
C.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可提高猪肉的瘦肉率 | D.只要胃液的pH<7人体就是健康的 |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2题)
14.
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乱扔烟头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①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乱扔烟头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15.
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请选用下列物质填空(用化学式填空):
①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__;②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④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
⑤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____;⑥充入灯泡可延长灯泡寿命的是____。
A.氮气 | B.生石灰 | C.碳酸氢钠 | D.熟石灰 E.二氧化硫 F.酒精。 |
③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④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
⑤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____;⑥充入灯泡可延长灯泡寿命的是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6.
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应选用______作发生装置制备甲烷,可选用_____收集甲烷。
(3)实验室用BD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欲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可盛_________,气体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通入:当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气体从 _______ (填“a”或“b”)处导管通入,若想测量所收集氢气的体积,应该如何设计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应选用______作发生装置制备甲烷,可选用_____收集甲烷。
(3)实验室用BD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欲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可盛_________,气体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通入:当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气体从 _______ (填“a”或“b”)处导管通入,若想测量所收集氢气的体积,应该如何设计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