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62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1

1.综合题(共1题)

1.
某些氮的化合物是引起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原因之一。
I.汽车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氮氧化物处理通常有下列途径:
(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其反应为 2NO(g) +2CO(g)= 2CO2(g) +N2(g)。
①该反应能够正向自发进行,则正反应的ΔH_________0(填“>”或“<”)。

②根据传感器记录某温度下,NO、CO的反应进程,测量所得数据绘制出图1。前1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mol/(L·s);第2s时的X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可与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无害成分,从而消除污染。已知
反应
反应热(△H/kJ·mol-1
平衡常数(K)
CH4(g)+2O2(g)═CO2(g)+2H2O(l)
a
K1
N2(g)+O2(g)═2NO(g)
b
K2
 
则 CH4 脱硝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 (g) + 4NO (g) CO(g) + 2N(g) + 2H2O (l)ΔH=_________kJ/mol(用 a、b 表示);平衡常数 K3=_________(用 K1K2 表示)。
II.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天津港”爆炸中,氰化钠产生泄漏,为了避免给土壤 和水体带来污染,消防员通过喷洒双氧水来处理泄漏的氰化钠。
(3)已知:NaCN + H2O2 + H2O=NaHCO3 + NH3↑,用 H2O2 处理 1mol NaCN 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NaCN 中 C 为+2 价)。
(4)某兴趣小组检测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是否达标。
已知: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 0.50 mg/L。
②Ag++2CN= [Ag(CN)2],Ag++I= AgI↓,AgI 呈黄色,且 CN优先与 Ag+反应。
③实验如下:取 30.00mL 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 KI 溶液作指示剂, 用 1.000×10-4 mol/L 的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AgNO3 溶液的体积为 1.50 mL。
④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
⑤经计算处理后的废水中NaCN的浓度为_________mg/L(保留两位小数),处理后的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________(填“是”或“否”)
III.工业废水中,含有 NaNO2。NaNO2 固体外观酷似食盐,误食会中毒。可用电解法将废水中少量的转化为N2以降低其危害。写出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氮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4-羟基扁桃酸可用于制备抗生素及血管扩张类的药物,香豆素-3-羧酸可用于制造香料,二者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及条件未列出):

已知;
(R,R′,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
(1)A相对分子质量为60,常在生活中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D → 4-羟基扁桃酸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中①、②、③    3个-OH的电离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W →香豆素-3-羧酸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有机物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存在顺反异构   b.分子中不含醛基
c.能发生加成、水解、氧化等反应  d. 1mol F 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4 molBr2
(6)某兴趣小组将 4-羟基扁桃酸进行如下操作

①1molH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②符合下列条件的 I 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为______种。
a.属于一元羧酸类化合物
b.苯环上只有 2 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
③副产物有多种,其中一种是由 2 分子 4-羟基扁桃酸生成的含有 3 个六元环的化合物,该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__________种。

3.单选题(共6题)

3.
茅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难溶于乙醇
B.酒中少量的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
C.X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2
D.分子式为且官能团与X相同的物质共有5种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的单体相同
C.淀粉、蛋白质、光导纤维均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乙基己烷
5.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降低
B.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烃,分子中不可能只存在单键
C.光照下2,2一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二溴取代物有两种
D.FeCl3溶液可以把4种无色溶液:乙醇、苯酚、AgNO3溶液、KOH溶液一一区分
6.
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含有一个六元环结构,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产物只有一种,又知该有机物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则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
A.6 种B.8 种C.10 种D.14 种
7.
下列关于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向浓氨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可以制得胶体
B.为除去Mg(OH)2固体中少量Ca(OH)2,可用饱和MgCl2溶液多次洗涤,再水洗、干燥
C.向溶液 X 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 X 中含有CO32
D.卤代烃Y与NaOH醇溶液共热后,恢复至室温,再滴加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卤代烃Y中含有氯原子
8.
关于配制980mL,0.1mol·溶液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称取固体的质量为16.0g
B.一定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1000 mL 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漏斗、胶头滴管
C.为加快固体的溶解,可适当加热,然后趁热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若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会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

4.实验题(共1题)

9.
野外被蚊虫叮咬会出现红肿,这是由甲酸(HCOOH)造成的。请完成下列探究。
I . HCOOH 酸性探究
(1)下列酸属于二元酸的有___________。
a.HCOOH  b.H2CO3   c.H2C2O4     d.CH3CHOHCH2COOH
(2)下列实验事实能证明甲酸为弱酸的是___________。
a.HCOONH4溶液呈酸性
b.将甲酸滴入溶液中有气体生成
C.常温下,0.1mol·L-1的甲酸溶液的pH约为3
d.等浓度的盐酸与甲酸溶液。前者的导电能力更强
(3)可用小苏打溶液处理蚊虫叮咬造成的红肿,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
Ⅱ甲酸制备甲酸铜探究
相关原理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碱式碳酸铜再与甲酸反应制得四水甲酸铜晶体:


实验步骤如下:
(4)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①步骤ⅰ是将一定量晶体和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细并混合均匀。
②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ⅱ的后续操作有过滤、洗涤等。检验沉淀是否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_______。
(5)甲酸铜晶体的制备:
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热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 2~3 次,晾干,得到产品。
①“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实验所取原料 CuSO4•5H2O 晶体和 NaH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12.5 g 和9.5 g,实验结束后,最终称量所得的产品为 7.91 g,则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