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计算题- (共1题)
3.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则装置F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气体应从___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震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写出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填字母)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则装置F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气体应从___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震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写出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填字母)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4.简答题- (共1题)
4.
现有木炭、硫粉、铁丝、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红磷六种物质,试回答:
(1)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且火星四射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
(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污染物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
(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
(4)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__,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
(5)加热紫黑色固体可产生气体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
(6)不需要加热就可以产生气体的是___,反应需要加入___,它在这个反应中起___作用,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
(1)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且火星四射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
(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污染物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
(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
(4)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__,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
(5)加热紫黑色固体可产生气体的物质是___,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
(6)不需要加热就可以产生气体的是___,反应需要加入___,它在这个反应中起___作用,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
5.推断题- (共2题)
5.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属于不同类别,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D→E反应的实质为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D→E反应的实质为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
A、B、C、D分别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氧元素,它们之间存在顺时针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空气中A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是生活中常见的液态物质.

(1)C的化学式是_____,D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2)写出图中任一物质的用途:_____.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C的化学式是_____,D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2)写出图中任一物质的用途:_____.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单选题- (共7题)
8.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病毒。已知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④将维生素P放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①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④将维生素P放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11.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
B.二氧化碳能灭火既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也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变红 |
7.选择题- (共1题)
14.已知函数f(x)=sin(ωx﹣ {#mathml#}{#/mathml#} )(ω>0),若f(0)=﹣f( {#mathml#}{#/mathml#} )且在(0, {#mathml#}{#/mathml#} )上有且仅有三个零点,则ω=( )
8.填空题- (共1题)
15.
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和如图的信息填空:
(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它的离子符号是_____。
(2)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丙图所示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写出乙、丙两种元素的单质间发生反应生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它的离子符号是_____。
(2)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丙图所示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写出乙、丙两种元素的单质间发生反应生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9.实验题- (共1题)
16.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
(4)在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溶液中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游码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用于溶解的烧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⑤转移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
C.调节游码 | D.添加砝码 |
(4)在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溶液中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游码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用于溶解的烧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⑤转移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