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北海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606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3

1.简答题(共2题)

1.
(3分)绿色化学试剂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6O3
请计算:
(1)碳酸二甲酯中碳、氧、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___________。
(2)碳酸二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3)16克碳酸二甲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
2.
试管中有少量黑色混合粉末,加热一段时间后,黑色粉末变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1)黑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不久,试管中红色物质又变成黑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实验室有—瓶久置于空气中已经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乐乐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其成分。请你跟他一起完成实验并填写相关内容。
(查阅资料)
(1) Na2O2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相关反应:2 Na2O2+2H2O = 4NaOH+O2
2 Na2O2+2CO2= 2Na2CO3+ O2
(2)BaNO3溶液、NaNO3溶液均为中性溶液
(猜想)猜想Ⅰ:Na2O2、NaOH、Na2CO3
猜想Ⅱ:NaOH、Na2CO3
猜想Ⅲ: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的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制直至完全溶解。
__________
猜想Ⅰ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
___________
证明有Na2CO3存在。化学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证明 存在。
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Ⅱ是成立的。
 

3.单选题(共12题)

4.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2个乙分子和1个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个乙分子中含4个B原子 B. 乙是单质
C. 该反应只涉及2种原子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5.
2011年央视3.15特别节日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使用违禁药品瘦肉精。“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l9个氢原子
D.瘦肉精属于有机物
6.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3 B. KOH C. Fe3O4     D. KClO3
7.
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4)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A.+6B.+5C.+4D.+3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 B. 向HCl和CuCl2混合液中滴加KOH溶液 C.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在点燃氢气之前先验纯   B. 用量筒稀释浓硫酸
C.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来收集     D. 将氢氧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的除杂剂不正确的是( )
A. KOH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 B. NaNO3溶液中混有AgNO3(适量NaCl溶液)
C. Cu粉中混有铁粉(稀硫酸) D. 氧气中混有水蒸气(生石灰)
11.
分离Fe2(SO4)3、Na2SO4、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 水 KOH溶液稀硝酸 B. 水 NaOH溶液稀盐酸
C. 水 KOH溶液稀盐酸 D. 水 NaOH溶液稀硫酸
12.
小李种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子偏黄,籽粒不饱满。他应该施加的复合肥是( )
A. CO(NH2)2 B. K2SO4    C. Ca3(PO4)2 D. NH4H2PO4
13.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面包B.鸡蛋C.黄瓜D.花生油
14.
北海海滩公园内音乐喷泉上有一球形不锈钢雕塑。不锈钢属于( )
A. 天然材料 B. 合成材料 C. 金属材料 D. 复合材料
15.
下列做法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是( )
A.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C.废弃电池随意丢弃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4.选择题(共15题)

16.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  )

17.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  )

18.

青蛙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

19.

根尖的成熟区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

20.

虾和蟹是甲壳动物,同时也是节肢动物。(  )

21.

食品的腐败是由{#blank#}1{#/blank#} 和{#blank#}2{#/blank#} 引起的。

22.

只有鸟类和昆虫可以在空中飞行。(  )

23.

上皮组织仅在人身体的表面分布。(  )

24.

上皮组织仅在人身体的表面分布。(  )

25.

上皮组织仅在人身体的表面分布。(  )

26.

在一定地域内,{#blank#}1{#/blank#} 与{#blank#}2{#/blank#}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7.

在一定地域内,{#blank#}1{#/blank#} 与{#blank#}2{#/blank#}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8.

在一定地域内,{#blank#}1{#/blank#} 与{#blank#}2{#/blank#}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9.

藻类植物都是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多细胞植物。(  )

30.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变的。(  )

5.填空题(共8题)

31.
如图是某粒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填“阳”或“阴”),它的质子数是________.
32.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__________。
33.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两个氢分子 ;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2)+6价硫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34.
五一假期,小张一家人驾车去参观北海历史文化古迹——合浦曲樟客家土围楼。
(1)途经加油站,小张给汽车加了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围楼护墙厚实坚固,建造对在墙体表面涂抹石灰浆[Ca(OH)2]。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涂抹石灰浆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土围楼内有许多年代久远的木房子,建造时部分木材表面被烤焦炭化。
请你谈谈烤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质房子易着火,前人常在房子门旁放置一个水缸储水备用。
①从物质燃烧条件看,木材属于____________。
②简述水能灭火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节约水、爱护水资源。
(1)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
(2)日常生活中通过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6.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低于t℃时,溶解度A B(填“>”,“<”或“=”。下同)
(2)t℃,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到40℃,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注:水分不蒸发)
37.
现有一固体粉末,可能由KNO3、KOH、BaCl2、NaNO3、MgCl2、CuSO4中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得到无色澄清碱性的溶液。
(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硝酸酸化后,再加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
38.
(3分)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NaOH溶液80g,洗涤后溶液呈中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请计算:
(1)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
(2)若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而成,则稀释过程中需要加水的质量。

6.实验题(共1题)

39.
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H2、CO2和水蒸气。请你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来证明混和气体中含有CO。(所给装置必须用上,装置可重复使用)

请回答:
(1)为达到实验目的。上述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填接口字母)
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确证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环保角度看,以上装置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