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60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7

1.综合题(共3题)

1.
按要求填空:
(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官能团名称)。
(2)有机物的系统名称是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_____。
(3)苯的同系物中,有的侧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芳香酸,反应如下:
(R、R′表示烷基或氢原子)
①现有苯的同系物甲和乙,分子式都是C10H14。甲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芳香酸,它的结构简式是_____;乙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分子式为C8H6O4的芳香
酸,则乙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
②有机物丙也是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也是C10H14,它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丙的结构简式共有四种,写出其余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RCH=CHRRCOOH+RCOOH。写出在强氧化剂(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条件下生成和另一种理论最终产物_____(写出其结构式)。
(5)以1,2-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有同学设计了如下流程:
①_____(填反应类型)②_____(填该物质的电子式)③______(填反应类型)写出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
有机物E(C3H3Cl3)是一种播前除草剂的前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D在反应⑤中所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E分子中有3种不同类型的氯(不考虑空间异构)。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推测有机物D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是______,反应③是______。
(3)有机物E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不包括E,不考虑空间异构)。
(4)试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已知:①RNO2RNH2
+HOSO3H   +H2O;
③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某些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是一种密度比水______ (填“小”或“大”)的无色液体;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在“”的所有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用1H核磁共振谱可以证明化合物D中有__________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3) B 中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____种同分异构体 ; CH3NH2 的所有原子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2.单选题(共21题)

4.
如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a、b 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5.
下列有关镀锌钢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镀时,钢管做阳极,锌棒做阴极,锌盐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B.钢管镀锌后,镀锌层破损后,钢管不能受到保护
C.镀锌的目的是为了在钢管表面形成 Fe-Zn 合金,增强钢管的耐腐蚀能力
D.镀锌层破损后,钢管仍可受到保护
6.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A.利用图a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2Ag+S2
B.图b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铜电极溶解,石墨电极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C.图c装置中的X若为直流电源的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
D.若图d装置中的M为海水,则该装置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7.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8.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香叶醇的分子式为 C10H18O
9.
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   ②b和c是同系物
③a和d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随 n 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B.乙炔与苯的实验式为 CH,是含碳量最高的物质
C.1 摩尔苯恰好与 3 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D.n=7,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
11.
分子式为 C8H8的两种同分异构体 X 和 Y。X 是一种芳香烃,分子中只有一个环;Y 俗称立方烷,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吸收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Y 均能燃烧,都有大量浓烟产生
B.X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还能发生加聚反应
C.与 X 互为同系物
D.Y 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12.
对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有机物CH2=CHCHO写成。则与键线式为如图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B.C.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14.
甲苯的苯环上有5个氢原子,其中若有两个氢原子分别被羟基(-OH)和氯原子(-Cl)取代,则可形成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A.9种B.10种C.12种D.15种
15.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
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苯、乙烯都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
D.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和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16.
下列有关苯及其同系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伴有浓烟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苯环上是否存在碳碳双键
C.苯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17.
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分别奖给美国和法国的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烯烃复分解”是指在金属钨或钼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例如:
 ++
则对于有机物CH2=CHCH2CH=CH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时可能生成产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②CH2=CH2④CH2=C=CH2
A.只有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④
18.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使溴水褪色;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取氯乙烷
19.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烃类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B.甲烷与空气的体积比为 1∶2 时,混合气点燃爆炸最剧烈
C.1 mol CH4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 4 mol Cl2反应
D.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20.
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某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
①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
③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21.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22.
聚丙烯酸钠()具有超强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可用于矿山道路运输抑尘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聚丙烯酸钠属于纯净物B.聚丙烯酸钠可用于生产尿不湿
C.聚丙烯酸钠的单体为CH2=CH—COONaD.路面喷洒聚丙烯酸钠溶液能抑制扬尘,一定程度上能预防雾霾和 PM2.5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 CO2和 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一定为 CnH2n
B.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 O2越多,烃中含氢量越高
C.某气态烃 CxHy 与足量 O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 ℃), 则 y=2
D.一种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浓 H2SO4,与反应前相比减少的体积就是生成的水蒸气的体积
24.
下列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用 NaOH 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 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

3.选择题(共3题)

25.它们与10的关系

18-8={#blank#}1{#/blank#}

17-{#blank#}2{#/blank#}=10

10-{#blank#}3{#/blank#}=10

14-{#blank#}4{#/blank#}=10

26.△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osA•cosC﹣cos(A+C)=sin2B.

(Ⅰ)证明:a,b,c成等比数列;

(Ⅱ)若角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b=6,SBAD=2SBCD,求BD.

2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osA•cosC﹣cos(A+C)=sin2B.

(Ⅰ)证明:a,b,c成等比数列;

(Ⅱ)若角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b=6,SBAD=2SBCD,求BD.

4.多选题(共1题)

28.
物质的检验、鉴别要特别注意到共存物质的干扰,否则得到的结论就是不可靠的,例如,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在 170℃时制得的 CH2===CH2中混有 SO2,用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检验生成的 CH2===CH2时,就要考虑到 SO2的影响,因为 SO2也能使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所以检验有 CH2===CH2生成就需先除去 SO2。下列实验设计所得结论可靠的是( )
A.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有乙炔生成
B.将溴乙烷与 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酸性 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 CH2=CH2生成
C.将溴乙烷与 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D.将苯、液溴、铁粉混合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 AgNO3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有 HBr 生成

5.填空题(共1题)

29.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硫酸铜及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Ⅰ. 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少量CaO、MgO、Al2O3)粉碎
Ⅱ. 采用如下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

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 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
2RH(有机相)+Cu2+(水相)R2Cu(有机相)+2H(水相)
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2+得以再生。
Ⅳ. 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CuFeS2+4H=Cu2++Fe2++2H2S
2Fe3++H2S=2Fe2++S↓+2H
①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
②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
(2)阴极区,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固体溶解。写出上述现象对应的反应式
(3)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  ;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
(4)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
(5)步骤Ⅳ,若电解200mL0.5 mol/L的CuSO4溶液,生成铜3.2 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6.实验题(共1题)

30.
某校学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来探究苯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反应的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_____,冷凝水从_____口进入(填:“a”或 “b”)。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物,反应开始。 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主要作用为_____。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相对于直接取下导管向Ⅱ中加水,这样操作的好处是______,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________。
(5)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以下实验操作,就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水洗涤、振荡、分液;
②用2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
③再用水洗涤、振荡、分液;
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过滤;
⑤将滤液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溴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