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根据上图回答:
(1)写出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 C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许多牙膏中都含有_____元素,因为如果缺少这种元素,就容易得龋齿.
2.计算题- (共1题)
试计算:(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______。
3.单选题- (共3题)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A | H2SO4和CuSO4溶液 | NaOH溶液 |
B | NaHCO3和NaCl溶液 | 稀盐酸 |
C | 镁铝合金 | 稀盐酸 |
D | BaCl2和KNO3溶液 | Na2SO4溶液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6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兰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ǐ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5.填空题- (共3题)
(1)根据相关物质的组成元素,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填序号);
(2)用蘸有酚酞溶液的玻璃棒检验该气体,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猜想 成立(填序号);
(3)若将大烧杯里的废液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中除NaCl外,一定还有 .
(4)结合上述知识,我们不难发现像NH4NO3这样的铵态氮肥在使用时要避免和 (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以免降低肥效.
(1)从上材料中归纳出邻苯二甲酸二酯的一条物理性质 ;
(2)苯二甲酸二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元素;
(3)酒精(C2H5OH)也是一种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物,请写出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时如果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桌面上,正确的操作是 .
(4)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正确的是
|
(1)请写出组成元素和水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 .
(2)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 (填序号).
|
(3)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滴加少量洗涤剂后,就很容易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 功能.
(4)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右图1所示的现象.20℃时, (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将10℃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