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3月)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97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

1.流程题(共1题)

1.
下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2.单选题(共5题)

2.
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B.瓷器破碎C.酒精溶解碘D.铁矿石炼成铁
3.
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表面生锈后,形成保护膜,会减慢锈蚀速度
B.洗涤剂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C.菜刀用后立即用抹布擦干防止生锈
D.铝制锅盖不可以用钢刷擦洗
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5.
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D.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6.
验证Zn、Fe、Ag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FeSO4溶液、Zn、Ag
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Ag
C.ZnCl2溶液、AgNO3溶液、Fe
D.ZnSO4溶液、FeSO4溶液、Ag

3.选择题(共1题)

7.科研人员以抗四环素基因为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大肠杆菌生产鼠的β﹣珠蛋白,治疗鼠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4.填空题(共4题)

8.
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2H2SO4+O22CuSO4+2H2O.
(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
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离子_____
(2)氧化铝_____
(3)氯化亚铁_____
(4)盐酸_____.
10.
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如图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

(3)现有某温度下N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其溶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升温结晶b降温结晶c蒸发溶剂d过滤e冷水洗涤f热水洗涤g干燥(填字母)
11.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63.7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