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富含的营养素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图作物出现的症状是由于缺乏_______肥导致的
(4)富氧炼钢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1)题图 | (2)题图 | (3)题图 | (4)题图 |
(1)图中物质富含的营养素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图作物出现的症状是由于缺乏_______肥导致的
(4)富氧炼钢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下面是我们初中教科书中介绍的一些常见能源:煤、石油、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天然气,请自拟分类标准,把上述能源分成两类(每类至少两种能源)
(1)分类依据: (2)类别: 、 。
(1)分类依据: (2)类别: 、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在实验室,有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五种物质(均为纯净物)失去标签,它们均为白色粉末。现将药品分别标记为A、B、C、D、E,化学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出这些物质。
(查阅资料)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五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五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五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E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取B、C、D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只有B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取A、C、D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A、C显红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1得出E为 ;
(2)步骤3中,D的现象是 ;
(3)根据该化学小组的实验,除E外其余四种白色粉末有部分也可以确定,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入下表:
(实验反思)“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化学小组同学预测的只有一只试管中有固体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查阅资料)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五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五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五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E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取B、C、D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只有B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取A、C、D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A、C显红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1得出E为 ;
(2)步骤3中,D的现象是 ;
(3)根据该化学小组的实验,除E外其余四种白色粉末有部分也可以确定,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 |
(实验反思)“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化学小组同学预测的只有一只试管中有固体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3.单选题- (共11题)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 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银强: Fe+2AgCl=2Ag+FeCl2置换反应
B. 酸雨的形成: CO2+H2O=H2CO3分解反应
C. 溶洞的形成: CaHCO3=CaCO3↓+H2O+CO2↑化合反应
D.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A. 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银强: Fe+2AgCl=2Ag+FeCl2置换反应
B. 酸雨的形成: CO2+H2O=H2CO3分解反应
C. 溶洞的形成: CaHCO3=CaCO3↓+H2O+CO2↑化合反应
D.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6.
据报道,近日两种从马来西亚进口的饼干已检验出三聚氰胺超标,已经引起高度关注。下列有关三聚氰胺(C3H6N6)组成和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聚氰胺是由碳、氢、氮原子直接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B. 三聚氰胺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C. 三聚氰胺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构成
D. 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l5个原子

A. 三聚氰胺是由碳、氢、氮原子直接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B. 三聚氰胺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C. 三聚氰胺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构成
D. 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l5个原子
8.
下列有关资源及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
B.目前,可燃冰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着困难,尚处于实验性开采阶段 |
C.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
D.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
10.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
B | CaCl2溶液 | CaCO3 | 过滤、洗涤干燥 |
C | CuO | Cu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
D | CO2 | HCl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A.A | B.B | C.C | D.D |
11.
实验室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A | B | C | D |
鉴别物质 | H2和O2 | 尿素和碳铵 | 稀硫酸和氯化钙溶液 | 酒精和水 |
方案1 | 点燃 | 闻气味 |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观察颜色 |
方案2 | 看颜色 | 加入稀盐酸 | 通入二氧化碳 | 闻气味 |
A.A | B.B | C.C | D.D |
12.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
B.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
C.t3℃时,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所含水的质量相等 |
D.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只有a有晶体析出 |
14.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火碱的浓溶液浸泡蔬菜,来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
B. 可以用小苏打来治疗胃酸过多
C. 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D. 塑料制品垃圾直接焚烧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A. 用火碱的浓溶液浸泡蔬菜,来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
B. 可以用小苏打来治疗胃酸过多
C. 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D. 塑料制品垃圾直接焚烧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4.选择题- (共17题)
17.某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mol A完全燃烧消耗7mol氧气.
①A的结构简式是:{#blank#}1{#/blank#},名称是:{#blank#}2{#/blank#}.
②链烃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的一种结构简式{#blank#}3{#/blank#}.
24.实验室制备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形成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31.某液态烃A的分子式为C14H22,实验证明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该烃分子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一溴代物有2种同分异构体,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blank#}1{#/blank#}.
5.填空题- (共6题)
32.
若分别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分别组成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都属于纯净物中的 ;从微观角度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
(2)若用A代表
、B代表
,请用A、B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反应物都属于纯净物中的 ;从微观角度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
(2)若用A代表


33.
在通常情况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在供给充足空气(氧气),并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在稀硫酸中能缓慢的减少,生成硫酸铜和水。(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进一步制取胆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化学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化学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3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简易的电解水实验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并测得两管中逸出的气体体积如下表:

(1)该实验A、B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是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两管中的气体体积比并不完全符合理论比值,可能的原因是 ;
(2)电解时观察到A、B管中的液面均下降的同时,又观察到水槽中的液面上升,请用理化知识解释,水槽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时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连接电源负极的量筒A中气体 | 6 | 12 | 18 | 24 | 30 | 36 | 42 | 48 |
连接电源正极的量筒B中气体 | 2 | 4 | 6 | 9 | 12 | 15 | 18 | 21 |
(1)该实验A、B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是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两管中的气体体积比并不完全符合理论比值,可能的原因是 ;
(2)电解时观察到A、B管中的液面均下降的同时,又观察到水槽中的液面上升,请用理化知识解释,水槽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35.
用六个圆表示A(碳)、B(二氧化碳)、C(稀盐酸)、D(氢氧化钡溶液)、E(氧化铜)、F(氯化铁)六种物质。请用初中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连线,并标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
(2)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B、D反应的实验现象 。

(1)把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连线,并标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
(2)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B、D反应的实验现象 。
36.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确实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请观察右图,并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有 ;
(2)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是 ;(至少答三条)对此请你提出一条合理且具体的防治措施 。

(1)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有 ;
(2)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是 ;(至少答三条)对此请你提出一条合理且具体的防治措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