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3.单选题- (共18题)
5.
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 | 第二类 |
金属小刀 2B铅笔食盐水 | 塑料直尺眼镜片橡皮 |
A.状态 | B.颜色 | C.硬度 | D.导电性 |
6.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H2SO4 Na2CO3 NaCl CuO |
B.H2O Ca(OH)2 HCl Na2SO4 |
C.H2SO4 NaOH Na2CO3 Fe2O3 |
D.NaOH H2CO3 NaCl CO2 |
8.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查出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
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 |
9.
非法添加剂的使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吊白块被不法商家用来漂白农产品,对人体造成危害。吊白块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在120℃以下分解产生甲醛(化学式为CH2O),二氧化硫(SO2)和硫化氢(H2S)等有毒气体。对“吊白块”及其分解产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③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有毒气体;④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⑤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2H2O)由七种元素组成
①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③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有毒气体;④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⑤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2H2O)由七种元素组成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12.
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确的是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
15.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
B.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
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
D.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
16.
某学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刻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个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试液、稀硫酸 | B.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
C.NaOH溶液、酚酞溶液 | D.CuSO4溶液、NaOH溶液 |
17.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CaCl2溶液 | HCl | 过量CaCO3、过滤 |
B.NaOH溶液 | Ca(OH)2 |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C.FeCl2溶液 | CuCl2 | 过量铁粉、过滤 |
D.CH4 | H2O |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
A. A B. B C. C D. D
18.
在澳大利亚一块栽种甘蔗的酸性红土地里,由一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地里,使得甘蔗产量突然提高了50%。已知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等物质,下列有关甘蔗增产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水泥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
B.水泥造成了土壤的板结 |
C.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 |
D.水泥使土壤的酸性增强 |
19.
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下列研究的内容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A.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 |
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 |
C.新型合成材料的研究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 |
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 |
20.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是
| A | B | C | D |
污染 | 温室效应 | 赤潮 | 酸雨 | 沙尘暴 |
防治措施 | 使用无铅汽油 | 使用含磷洗衣粉 |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 植树造林 |
4.选择题- (共26题)
5.填空题- (共6题)
47.
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待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请按要求及示例完成下表:
物 质 | 与众不同的物质 | 理由 |
KCl K2SO4 K2CO3 BaCO3 | KCl | 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
| |
48.
信息Ⅰ:数十亿年来,地球上得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信息Ⅱ: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________。
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__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 N2、O2、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 CH4、NH3、CO、CO2等 |
信息Ⅱ: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________。
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__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2006年6月10日凌晨,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径福建省浦城县时,槽车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现场10米之外就是南浦溪,下游有许多饮用水的取水口,情况危急……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B.挖隔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C.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写出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B.挖隔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C.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写出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__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种,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种,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