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第31中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95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4/3

1.简答题(共1题)

1.
甲醛是室内装修的隐形杀手,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⑴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⑵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3.单选题(共18题)

3.
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水利发电B.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4.
下列做法是为了把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B.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C.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D.用食醋除水垢时使用浓度高的食醋
5.
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
第二类
金属小刀 2B铅笔食盐水
塑料直尺眼镜片橡皮
 
A.状态B.颜色C.硬度D.导电性
6.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H2SO4  Na2CO3  NaCl   CuO
B.H2O   Ca(OH)2 HCl   Na2SO4
C.H2SO4  NaOH   Na2CO3   Fe2O3
D.NaOH  H2CO3  NaCl  CO2
7.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
8.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查出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
9.
非法添加剂的使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吊白块被不法商家用来漂白农产品,对人体造成危害。吊白块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在120℃以下分解产生甲醛(化学式为CH2O),二氧化硫(SO2)和硫化氢(H2S)等有毒气体。对“吊白块”及其分解产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③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有毒气体;④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⑤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2H2O)由七种元素组成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③④⑤
10.
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
A.铅笔     B. 圆珠笔 C. 红墨水笔 D. 碳素墨水笔
11.
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CO2作气体肥料 B. CO2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CO2用来制Na2CO3
12.
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3.
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则。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可行的是
A.直接用工厂排除的废水灌溉农田B.吃经高温蒸煮的霉变大米
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14.
温室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对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溶解度减小B.溶质的质量减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5.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16.
某学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刻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个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试液、稀硫酸B.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D.CuSO4溶液、NaOH溶液
17.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A. A B. B C. C D. D
18.
在澳大利亚一块栽种甘蔗的酸性红土地里,由一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地里,使得甘蔗产量突然提高了50%。已知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等物质,下列有关甘蔗增产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水泥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B.水泥造成了土壤的板结
C.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
D.水泥使土壤的酸性增强
19.
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下列研究的内容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A.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
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
C.新型合成材料的研究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
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
20.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是
 
A
B
C
D
污染
温室效应
赤潮
酸雨
沙尘暴
防治措施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含磷洗衣粉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
 

4.选择题(共26题)

21.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河段是(    )
22.下列四幅图中,最能体现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23.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24.我国国庆节那一天,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是(    )
25.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不停自转的是(    )
26.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不停自转的是(    )
27.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28.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29.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30.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3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32.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33.读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34.读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35.读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36.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
37.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38.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39.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0.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和最大的湖泊分别是(    )
4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和最大的湖泊分别是(    )
43.下图中,简称为“粤”的省为(    )
44.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4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46.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5.填空题(共6题)

47.
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待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请按要求及示例完成下表:
物 质
与众不同的物质
理由
KCl
K2SO4
K2CO3
BaCO3
KCl
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48.
信息Ⅰ:数十亿年来,地球上得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CO、CO2
 
信息Ⅱ: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________。
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__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2006年6月10日凌晨,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径福建省浦城县时,槽车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现场10米之外就是南浦溪,下游有许多饮用水的取水口,情况危急……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B.挖隔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C.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写出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__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种,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