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五月模拟训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93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17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B.滴水成冰C.玻璃破碎D.西瓜榨汁
2.
C、CH4、CO三种物质与CO2有如下转化关系:①C→CO2;②CH4→CO2;③CO→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CH4、CO只跟氧气反应才能得到CO2
B.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三种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可转化为CO2
D.上述转化关系中,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3.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C-12O-16)

①当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结束
②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
③玻璃管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④NaOH与CO2反应导致装置B质量增加
⑤装置C的质量未改变说明没有气体通入该装置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
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人AgNO3溶液与Cu(NO3)2溶液的混合液中,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所示。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铁
5.
下表为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阳离子
OH
Cl
Ca2+


Zn2+


 
有关①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名称是氢氧化钙B.该物质属于碱
C.该物质不溶于水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a(OH)2
6.
“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B.将地沟油回收作为食用油
C.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D.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保持肉质鲜美
7.
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塑料B.羊毛C.棉花D.酒精

2.选择题(共7题)

8.填空

{#blank#}1{#/blank#}

(从上到下依次填写)

9.填空

{#blank#}1{#/blank#}

(从上到下依次填写)

10.判断对错.

11.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12.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1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14.判断对错.

3.填空题(共3题)

15.
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16.
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演示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A中的活塞,加入足量浓盐酸,关闭A中的活塞。小聪认为通过B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你认为他的看法_____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说明原因_____。
(2)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关闭E中的活塞、弹簧夹K2.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上述实验过程中,C中玻璃管K1的作用是_____。
17.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⑵某同学在t1℃时进行如图2实验,充分搅拌得到相应的液体①一③。①一③形成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⑶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⑷若固体甲中含少量固体乙,在提纯固体甲时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⑸若甲为KNO3,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
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
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A.浓硫酸

4.实验题(共1题)

18.
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中的四种物质。某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I.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滤渣中一定含有
 
Ⅱ.向滤液中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试液
溶液变红
滤液中可能含有  物质(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Ⅲ.向Ⅱ中所得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 g氯元素。
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填空。(C-12  O-16  Na-23  Cl-35.5)
⑴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⑵该固体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