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2.
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直接滴加了稀盐酸,忘记滴加指示剂酚酞.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此现象能否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原因是什么?
(2)我们可以改为加入什么试剂来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此现象能否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原因是什么?
(2)我们可以改为加入什么试剂来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2.计算题- (共1题)
3.
在实验考试前夕,小东同学在实验操作练习中,发现用完全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和相同质量的大块大理石、小块大理石分别反应,大块的反应速率要慢,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 .
小东又发现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他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小毛猜测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请指出他的理由: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小东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再用 _________ 检验,看到溶液中有 _________ 产生,从而使自己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3)玻璃中的SiO2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类似的CO2的反应,则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4)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东取了2g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滴加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白色沉淀1g.
①在过滤时,需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 ;
②请你帮小东计算: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小东又发现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他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小毛猜测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请指出他的理由: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小东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再用 _________ 检验,看到溶液中有 _________ 产生,从而使自己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3)玻璃中的SiO2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类似的CO2的反应,则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4)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东取了2g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滴加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白色沉淀1g.
①在过滤时,需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 ;
②请你帮小东计算: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 (共11题)
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3个电子层 |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
C.镁为金属元素 |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
7.
二甲醚(C2H6O)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3个原子构成 |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 |
C.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 D.二甲醚和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
10.
化学实验中常涉及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
B.实验氢气的可燃性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 |
C.稀释浓硫酸时,先向烧杯内加入浓硫酸,后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 |
D.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
11.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产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的一组是( )
A.MgCO3和NaHCO3 | B.CaCO3和Na2CO3 | C.CaCO3和MgCO3 | D.Na2CO3和NaHCO3 |
14.
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 AgNO3Na2SO4 |
B.H2SO4NaCl BaCl2 |
C.Na2SO4KNO3NaOH |
D.FeCl3NaCl KOH |
4.选择题- (共14题)
5.填空题- (共6题)
30.
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_________ 种金属单质,滤液中含有金属离子为 _________ ,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31.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好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 (填一种);
(2)在t2℃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分数为 _________ ,将t2℃时A、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A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 C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好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 (填一种);
(2)在t2℃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分数为 _________ ,将t2℃时A、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A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 C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
请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高度白酒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 ;食盐常用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 _________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 _________ .
33.
请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志(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1)NaNO3(Na2CO3) _________ ;
(2)Cu(CuO) _________ .
(1)NaNO3(Na2CO3) _________ ;
(2)Cu(CuO) _________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