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91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6

1.计算题(共1题)

1.
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5.3g,加入10%的氯化钡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洗涤、烘干、称量后得到沉淀0.01mol。
① 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 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单选题(共18题)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提供物质用途: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炼铁;其中一定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3.
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A.产生蓝紫色的火焰B.产生大量的热
C.块状的硫磺逐渐消失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
Fe2O3+2Al Al2O3+2Fe是铁轨焊接的主要反应,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Fe2O3B.AlC.Al2O3D.Fe
5.
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M一定是化合物
C.M中一定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
6.
化学反应:2A + B →C + 2D,其中20 g A和1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 g C,假设物质C的摩尔质量为M克/摩尔,D的摩尔质量N克/摩尔,则N与M的关系是
A.N=2/5MB.N=5MC.N=5/2MD.N=M
7.
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2.657×10-26/1.993×10-26B.12×1.993×10-26/2.657×10-26
C.2.657×10-26/1.993×10-26D.2.657×10-26/12×1.993×10-26
8.
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9.
关于水墨画能长期保存不褪色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B.碳的颜色比其它物质黑
C.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碳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
10.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时产生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N2B.SO2C.COD.CO2
11.
将面粉、味精、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味精C.食盐D.酒精
12.
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D.增加压强
13.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金属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该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4.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CaCO3 B.Ca(OH)2C.CaOD.Ca(NO3)2
15.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A.紫色石蕊B.无色酚酞C.硫酸铜D.硝酸银
16.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C.碱和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D.金属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7.
常见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K2CO3B.CO(NH2)2C.NH4NO3D.Ca 3(PO4)2
18.
自动灭火陶瓷砖在发生火灾时砖会裂开,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此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9.
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等用途的仪器是
A.B.C.D.

3.选择题(共18题)

20.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500N推一个重G=7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sin37=0.6  cos37=0.8)

21.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位移,问:
23.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m后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24.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5.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0kg的磨石A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A与地面、A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g取10m/s2

26.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其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

27.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其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

2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甲图为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示意图,乙图为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示意图,丙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力图,其中A点为橡皮筋的固定端,O点及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OC、O′D为细线.

2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甲图为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示意图,乙图为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示意图,丙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力图,其中A点为橡皮筋的固定端,O点及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OC、O′D为细线.

30.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甲图为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示意图,乙图为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示意图,丙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力图,其中A点为橡皮筋的固定端,O点及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OC、O′D为细线.

31.“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木箱质量为m,当它对地板的压力为N=1.2mg时,升降机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
33.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木箱质量为m,当它对地板的压力为N=1.2mg时,升降机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
34.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4t+2t2)m,由它可知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
35.一物体自由下落,在前4秒内通过的位移和前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36.一物体自由下落,在前4秒内通过的位移和前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37.如图所示,小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未拉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4.填空题(共6题)

38.
从Ca、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或由其组成的物质,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写化学符号:二个氢原子    ;三个硫酸根    ;一氧化氮中氮显+2价    
②写物质的化学式:最简单的有机物    ;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单质
③写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39.
下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富马酸亚铁有   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为170   。若该物质含0.1mol氢原子,则分子个数是
个。
40.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下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3℃以上时,
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
③将饱和氯化镁溶液由t3℃冷却至t1℃,下列四种叙述中,
正确的是 (填序号)。

Ⅰ.溶液的质量不变
Ⅱ.氯化镁的溶解度变小
Ⅲ.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④在t3℃时,60克KCl的饱和溶液与60克MgCl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MgCl2与KCl的质量比为3∶1,则t3℃时MgCl2的溶解度为
41.
关于硫酸的性质实验
① 下图是某同学组建的实验室稀硫酸与锌混合制取氢气的装置。
 
 
 

 
回答:a仪器的名称是 ;装置中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装置中出现    处错误。若按照上述装置制取氢气会造成的后果是
②稀硫酸与含少量氧化铁的铁粉反应实验:下图是反应的实验过程。(装置气密性良好)

写出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上U型管中红墨水变化情况符合该实验的是  。(填写序号)
③ 中和反应实验: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整个实验过程的现象是    。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2.
试剂瓶中各盛放有实验室常见的四种物质,按要求填空:

①试剂瓶B和D中固体的颜色都为    色,用多种化学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试剂瓶中的物质能溶于水的是 (填A、B、C或D),写出这两种物质溶液混合后的现象是     
43.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图实验装置是模拟炼铁的实验。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分解产生CO。E是利用得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
(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草酸分解化学方程式:H2C2O4H2O+CO2↑+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11
②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③F装置的作用是   

5.实验题(共1题)

44.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③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