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
棉花 (填“能”或“不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反应放热。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
棉花 (填“能”或“不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反应放热。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非金属元素,A为气体单质,B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下图中“→”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

(1)A、C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D→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转化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A、C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D→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转化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单选题- (共7题)
4.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
CO2+ 3H2
CH3OH +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O2+ 3H2

A.属于复分解反应 | B.钌-膦络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 D.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6.
(2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为Vc)就会患坏血病。
下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每片含Vc质量为 mg。
(2)若成人每天对Vc的需要量为60 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 次。
下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每片含Vc质量为 mg。
(2)若成人每天对Vc的需要量为60 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 次。
7.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 B | C | D |
![]() | ![]() | ![]() | ![]() |
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过量) | 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 向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 | 向盛有一定量的Ca(OH)2溶液的烧杯中通入CO2 |
A.A | B.B | C.C | D.D |
8.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混入CO2中的O2 | 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
B | 从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 |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
C | 除去CuO粉末中含有的MnO2 | 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D | 从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
B.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D.氧气与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 |
4.选择题- (共12题)
16.2017年2月,韩国乐天集团理事会作出决定,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进程又向前迈出危险的一步。对此,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我国部分民众发起抵制乐天的行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打砸韩国商品的行为。
对此,同学们的观点不一,请你参与辨别与分析。
17.2017年2月,韩国乐天集团理事会作出决定,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进程又向前迈出危险的一步。对此,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我国部分民众发起抵制乐天的行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打砸韩国商品的行为。
对此,同学们的观点不一,请你参与辨别与分析。
18.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有了历史的辉煌;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劳动者创造。因此,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始终发挥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9.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有了历史的辉煌;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劳动者创造。因此,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始终发挥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5.填空题- (共3题)
22.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1)温泉中含有的钙、镁、钠、硫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及美容的作用,这里的“钙、镁、钠、硫”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黏合剂和防火材料,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军事上用于制造隐形飞机涂层的四硫富瓦烯(C6H4S4)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四硫富瓦烯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氮气常用于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 。
(1)温泉中含有的钙、镁、钠、硫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及美容的作用,这里的“钙、镁、钠、硫”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黏合剂和防火材料,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军事上用于制造隐形飞机涂层的四硫富瓦烯(C6H4S4)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四硫富瓦烯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氮气常用于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 。
23.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人们习惯上称为“五金”的金、银、铜、铁、锡(Sn)中,把金属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金属活动性由_________(填“强到弱”或“弱到强”)的顺序,其中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_。
(2)下图所示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延展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1)人们习惯上称为“五金”的金、银、铜、铁、锡(Sn)中,把金属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金属活动性由_________(填“强到弱”或“弱到强”)的顺序,其中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_。
(2)下图所示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延展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4.
(4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PM2.5数值越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越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不包括 (填序号)。
①SO2 ②NO2 ③CO2 ④CO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
①煤 ②酒精 ③石油 ④天然气
(3)目前国家对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汽油燃烧产生的黑色颗粒物主要成分是 ,这是汽油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PM2.5的颗粒大小与原子大小接近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数值较高时,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的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不包括 (填序号)。
①SO2 ②NO2 ③CO2 ④CO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
①煤 ②酒精 ③石油 ④天然气
(3)目前国家对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汽油燃烧产生的黑色颗粒物主要成分是 ,这是汽油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PM2.5的颗粒大小与原子大小接近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数值较高时,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的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6.实验题- (共1题)
25.
根据下列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当看到集气瓶口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已收集满。
(3)C装置中充满水时,可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按下图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①中燃烧比在②中旺。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氧气的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当看到集气瓶口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已收集满。
(3)C装置中充满水时,可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按下图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①中燃烧比在②中旺。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氧气的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