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金属的冶炼与回收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①火法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
2Fe +3CO2,实验室现有不纯的CO(混有CO2和水蒸气),若要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下述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装置不得重复使用):不纯的CO→( 27 )(填字母)。

②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用稀硫酸将矿石中的氧化铜溶解,然后用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铜。将0.2mol铁粉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理论上能生成(28)g铜(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现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铜,同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晶体。设计方案如下:

I.滤渣A的成分是( 29),C物质是( 30)。
II.从提高硫酸亚铁晶体回收率的角度分析,该方案的一个不足之处是( 31)。
④上述铜的冶炼和回收过程中,铜元素存在形态的变化是( 32)。
A.游离态→化合态 B.化合态→游离态
①火法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


②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用稀硫酸将矿石中的氧化铜溶解,然后用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铜。将0.2mol铁粉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理论上能生成(28)g铜(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现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铜,同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晶体。设计方案如下:

I.滤渣A的成分是( 29),C物质是( 30)。
II.从提高硫酸亚铁晶体回收率的角度分析,该方案的一个不足之处是( 31)。
④上述铜的冶炼和回收过程中,铜元素存在形态的变化是( 32)。
A.游离态→化合态 B.化合态→游离态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同学对三种牙膏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①测定牙膏的pH。
甲:pH=8.5 乙:pH=7.0 丙:pH=6.5能缓解牙齿酸痛的碱性牙膏是_______(填“甲”、“乙”、“丙”)。
②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该同学用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实验记录如下。
上述实验不够完善,还需增加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
③比较甲、乙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逸出气体的质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牙膏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数据如下: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经查实,上述方法所测得的两种牙膏的碳酸钙含量均偏小(实验操作规范),导致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①测定牙膏的pH。
甲:pH=8.5 乙:pH=7.0 丙:pH=6.5能缓解牙齿酸痛的碱性牙膏是_______(填“甲”、“乙”、“丙”)。
②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该同学用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各取三种牙膏膏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 甲、乙牙膏的表面______;丙牙膏的表面无明显现象。 | 甲、乙牙膏中含碳酸钙,丙牙膏中不含碳酸钙。 |
上述实验不够完善,还需增加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
③比较甲、乙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逸出气体的质量,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牙膏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数据如下: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
装置和药品总质量(g) | 牙膏甲 | 261.0 | 260.0 | 259.3 | 258.8 | 258.5[ | 258.5 | 258.5 |
牙膏乙 | 263.0 | 262.4 | 261.9 | 261.4 | 261.0 | 261.0 | 261.0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经查实,上述方法所测得的两种牙膏的碳酸钙含量均偏小(实验操作规范),导致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盐酸挥发 | B.有水蒸气逸出 |
C.装置漏气 | D.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 |
3.单选题- (共15题)
3.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4Fe +3O2![]() |
B.2NaOH + CO2 → NaCO3 + H2O |
C.CaCO3![]() |
D.2NaOH + CuSO4 →Na2SO4 + Cu(OH)2 |
10.
过碳酸钠(Na2C2O4)可用于增加鱼塘内氧气含量,有关Na2C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混合物 B. 它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 它的摩尔质量是134 D. 过碳酸钠制氧属于物理变化
A. 它是混合物 B. 它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 它的摩尔质量是134 D. 过碳酸钠制氧属于物理变化
4.填空题- (共3题)
18.
请根据物质的用途填空。
①活性炭 ②尿素 ③熟石灰 ④氧气
I.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1 )(填序号,下同);
II.可作氮肥的是 ( 2 );
III.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 );
IV.可供给呼吸的是 ( 4 )。
①活性炭 ②尿素 ③熟石灰 ④氧气
I.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1 )(填序号,下同);
II.可作氮肥的是 ( 2 );
III.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 );
IV.可供给呼吸的是 ( 4 )。
19.
化学从以下角度研究物质。
①组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可用图甲的模型表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 (5 ) 。

②结构:1mol水中约含有 ( 6 ) 个水分子,其中含有 ( 7 ) mol氢原子。
③性质:水具有分散性。在水中分散可形成溶液的是 ( 8 )
④变化: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 ) ;图丙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图中缺少的微粒是 ( 10 )
①组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可用图甲的模型表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 (5 ) 。

②结构:1mol水中约含有 ( 6 ) 个水分子,其中含有 ( 7 ) mol氢原子。
③性质:水具有分散性。在水中分散可形成溶液的是 ( 8 )
|
④变化: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 ) ;图丙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图中缺少的微粒是 ( 10 )

20.
甲、乙两种固体(无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 11 );
②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 12 )g甲;
③正确的说法是( 13 )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 11 );
②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 12 )g甲;
③正确的说法是( 13 )
|
5.实验题- (共2题)
21.
用Y形管可进行多种实验。

①实验一:用酒精喷灯加热左边管内固体,观察到黑色固体变_________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实验二: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实验三:倾斜Y管(使稀盐酸流入另一侧支管)即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④实验四:实验开始1分钟后,右边管内液体变红,该实验所体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

①实验一:用酒精喷灯加热左边管内固体,观察到黑色固体变_________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实验二: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实验三:倾斜Y管(使稀盐酸流入另一侧支管)即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④实验四:实验开始1分钟后,右边管内液体变红,该实验所体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