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87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8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58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59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60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62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63

2.计算题(共1题)

2.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推断题(共1题)

3.
在上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
(3)A物质所属类别为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4.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能升华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5.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6.
下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g
C.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D.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
7.
三月中旬,湖南媒体报道,不法商贩用具有漂白防腐作用的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处理生姜,使生姜变得又黄又亮,从而谋取利益.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2C.+4D.+6
8.
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
9.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0.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银水银Ag
B.碳酸钠纯碱Na2CO3
C.氧化钙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
11.
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止食用油脂
B.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五月粽香飘万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高炉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13.
2015年娄底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爱护花草树木B.随意排放废水
C.分类回收垃圾D.绿色低碳出行

5.选择题(共2题)

14.

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

15.

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

6.填空题(共3题)

16.
(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5 ②氢氧根离子 36
(2)某酸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在该物质中H、S、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24,该酸的化学式为 37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___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___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
友情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18.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____物质;
(2)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5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g。

7.实验题(共1题)

19.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___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色。
(3)用B装置能否制取氧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