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58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59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60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62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63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58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59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60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62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63
2.计算题- (共1题)
2.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1.1 | 2.2 | m | 4.4 | 4.4 |
试求: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推断题- (共1题)
3.
在上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
(3)A物质所属类别为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
(3)A物质所属类别为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4.单选题- (共10题)
7.
三月中旬,湖南媒体报道,不法商贩用具有漂白防腐作用的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处理生姜,使生姜变得又黄又亮,从而谋取利益.过量的焦亚硫酸钠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 B.+2 | C.+4 | D.+6 |
8.
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点燃一氧化碳时,火焰呈蓝色,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在空气中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白烟 |
9.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
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止食用油脂 |
B.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
C.“五月粽香飘万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D.高炉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3题)
16.
(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5 ②氢氧根离子 36
(2)某酸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在该物质中H、S、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24,该酸的化学式为 37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5 ②氢氧根离子 36
(2)某酸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在该物质中H、S、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24,该酸的化学式为 37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___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___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
友情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___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___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
友情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18.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____物质;
(2)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5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g。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____物质;
(2)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5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g。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