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京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86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3

1.推断题(共1题)

1.
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将A装置加以改动,在高温下使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按此反应,试计算工业上要制取5.6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1)完成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NaClO3+3________↑
(2)II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的KClO3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写出母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图装轩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②中有现象,但该现象不能作为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的是___________。

选项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伸入试管内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加热铜丝
伸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D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
酚酞溶液变红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Fe2(SO43+6 H2O +3SO2
(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A中硫
酸浓度
实验现象
A中生成气体成分
B中品
红溶液
D中品
红溶液
爆鸣实验
实验一
98%
__________
不褪色
无爆鸣声
只有SO2
实验二
45%
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________
实验三
25%
__________
不褪色
_________
只有H2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改过。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5.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
6.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H+、Cl-、HCO3-     B. Na+、K+、NO3-、Cl-
C. H+、Na+、OH-、SO42- D. Ag+、Ca2+、Cl-、NO3-
8.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A.   B.
C.   D.
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 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 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 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Y
Z

CO2
Ca(OH)2溶液
H2O

H2
Cl2
CuO

Ba(NO32溶液
稀硫酸
Na2CO3溶液

Fe2O3
CO
稀盐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来节水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颜色的物均可制成酸碱指示剂
D.在钢铁表面涂油可以防止生锈
12.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3.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14.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15.
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 尼古丁 B. 水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16.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B.棉花C.羊毛D.蚕丝
1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称量固体
C. 过滤
D. 加入大理石

5.填空题(共1题)

1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
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能源汽车
(3)氢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氧化物____________、酸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