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C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若B为气体,其物质名称为 。
(3)若D为红色固体,A含金属元素,反应①中A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
(4)若A、B都为黑色固体,则反应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C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若B为气体,其物质名称为 。
(3)若D为红色固体,A含金属元素,反应①中A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
(4)若A、B都为黑色固体,则反应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单选题- (共7题)
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编号 | 物质 | 杂质 | 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后收集 |
B. | 铜粉 | 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C.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通往氧气,点燃 |
A. A B. B C. C D. D
6.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有限
B.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 为节约用水,可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可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A.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有限
B.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 为节约用水,可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可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7.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或盖上锅盖灭火 |
B.液化气、煤气泄露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
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走 |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3题)
11.
现有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所发生的反应,可用“
”表示。
(1)
和
充分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
(填“
”、“
”或“
”);
(2)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 为置换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3)若A为质量
的铜片,B为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附有银的铜片,称得其质量为
,则
(填“
”、“
”或“
”)。

(1)






(2)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 为置换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3)若A为质量









13.
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某“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考生生锈。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
①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
、
、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②利用下列各组药品,能完成验证锌、铁、铜活动性顺序的是 (填序号)
A.
、
、
溶液
B.
、
、
溶液
C.
、
溶液、
溶液
D.
、
溶液、
溶液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某“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
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考生生锈。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
①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







②利用下列各组药品,能完成验证锌、铁、铜活动性顺序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5.实验题- (共3题)
14.
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3)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3)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
|
15.
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选用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 端进。
如何检验该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用D,而不能用C或E。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性质是 。

A B C D E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选用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 端进。
如何检验该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16.
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

图1 图2 图3
(1)写出图1中A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通入
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点表示开始通入
,反应开始发生
②b点表示通入
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③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④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
⑤可根据通入
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3)图1装置中的不足之处是 。
(4)该实验炼制的铁与工业炼制出的铁最大的区别是 。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7.6
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重新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3所示,则原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图1 图2 图3
(1)写出图1中A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通入

①a点表示开始通入

②b点表示通入

③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④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

⑤可根据通入

(3)图1装置中的不足之处是 。
(4)该实验炼制的铁与工业炼制出的铁最大的区别是 。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7.6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