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
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H2 + CuO
Cu + H2O;d.CO + CuO
Cu + CO2。
(实验过程)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___。
(2)装置D中的药品为___。
(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可用装有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装置G。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 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进一步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实验操作是___。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
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H2 + CuO


(实验过程)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___。
(2)装置D中的药品为___。
(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可用装有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装置G。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 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进一步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实验操作是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 。
(2)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 。
(3)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操作3”的名称是 。
(5)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请据图回答:
(1)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 。
(2)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 。
(3)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操作3”的名称是 。
(5)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单选题- (共8题)
4.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
B.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2% |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
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
7.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8.
小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肥皂水 | 雨水 | 蔗糖水 | 食醋 | 纯碱水 | 柠檬汁 |
pH | 10.2 | 5.8 | 7.0 | 3.3 | 8.1 | 2.0 |
A.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
B.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 |
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
D.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10.
今年3月26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目的是号召公众从衣食住行做起,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 B.露天焚烧秸秆 |
C.多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 | D.减少空调的使用 |
4.填空题- (共4题)
11.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指明基本反应类型: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
(2)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HCl)过多: ( )。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
(2)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HCl)过多: ( )。
13.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1)具有净水作用的是 ;(2)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
(3)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 ;(4)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
(1)具有净水作用的是 ;(2)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
(3)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 ;(4)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14.
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能成正比关系。将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恒容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能成正比关系。将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恒容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