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再用100.0 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2.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B.电解水 |
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
5.
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
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量相差不大 |
8.
关于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 |
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
C.向水中加入少量乙醇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
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得更多,又可使其溶得更快 |
10.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A.多吃粗梁;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
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 |
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 |
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 |
11.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
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中和 |
13.
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共生成4.4g二氧化碳 |
B.煅烧越充分消耗盐酸越少 |
C.煅烧后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 |
D.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 |
3.填空题- (共9题)
14.
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看图回答:
(1)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2)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物质 | A | B | C | D | ![]() |
分子示意图 | ![]() | ![]() | ![]() | ![]() |
看图回答:
(1)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2)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填一种),其离子符号是_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1)请从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填一种),其离子符号是_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17.
如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常压时的沸点.
(1)分析上表中可燃物分子结构上的规律,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 .
(2)在C5H12中,C和H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
(3)144gC5H12中含碳元素_________g?(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可燃物 | CH4 | X | C3H8 | C4H10 | C5H12 |
沸点/℃ | -164 | -88.6 | -42.1 | -0.5 | 36.1 |
(1)分析上表中可燃物分子结构上的规律,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 .
(2)在C5H12中,C和H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
(3)144gC5H12中含碳元素_________g?(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8.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溶液 |

(1)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19.
Fe、Cu、Al是人类使用广泛的三种金属.
(1)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2)现有Fe、Cu、Al这三种金属,可选用其他一种试剂来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3)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稀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2)现有Fe、Cu、Al这三种金属,可选用其他一种试剂来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3)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稀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 C.不间断放水刷牙 |
21.
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生火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木柴架空,这是因为 .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4)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一条性质).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生火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木柴架空,这是因为 .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使用焰心加热 | B.使用内焰加热 | C.使用外焰加热 |
2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3)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1)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3)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4.实验题- (共1题)
23.
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X;猜想二:有X和HC1;猜想三:有X和NaOH;猜想四:有X、HC1和NaOH.
X的化学式是 ;乙组同学认为猜想 是不合理的.
(实验探究)
(1)小红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 不成立.
(2)小君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认为猜想一成立.甲组同学认为小君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 .
(3)小兰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拓展)
请你用与(1)至(3)不同类别的试剂,设计另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X;猜想二:有X和HC1;猜想三:有X和NaOH;猜想四:有X、HC1和NaOH.
X的化学式是 ;乙组同学认为猜想 是不合理的.
(实验探究)
(1)小红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 不成立.
(2)小君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认为猜想一成立.甲组同学认为小君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 .
(3)小兰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拓展)
请你用与(1)至(3)不同类别的试剂,设计另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猜想二成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