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77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0

1.推断题(共1题)

1.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2.计算题(共1题)

2.
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
(1)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3.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
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D.结构示意图为: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5.
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②N2、P、Mg、O3;③Al2O3、Fe3O4、CuO、SO3。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A.纯碱、Mg、SO3B.黄铁矿、Mg、Al2O3
C.合金、O3、Fe3O4D.纯碱、P、SO3
6.
已知:2Fe(NO3)3+Cu==2Fe(NO3)2+Cu(NO3)2。向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不含铁,滤液中含有硝酸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不含硝酸铁,可能含有硝酸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铁和硝酸铜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大
C.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
8.
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①③ B. ②③⑤     C. ③⑤ D. ②④⑤
9.
下列变化与空气中氧气有关的是()
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B.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
C.烧碱在空气中潮解
D.铜制品在空气中变成铜绿
10.
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污染,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其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喷淋水能脱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B.步骤②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CaSO3
C.步骤③反应前后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步骤④属于化学变化

4.填空题(共3题)

11.
下图是甲、乙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试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乙和甲 (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12.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下图是北方家庭中冬天常用的煤炉,A、B、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主要反应。请写出A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观察到淡蓝色火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化学与生活和工业密切相关。
现有①小苏打②氯酸钾③氯化钠④空气,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填序号,下同);
(2)用于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是

5.实验题(共1题)

14.
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假设猜想)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现现象
无气泡产生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_______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类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