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中学(五四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75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1题)

1.
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小明同学自行设计并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在小烧杯中倒人8%的氢氧化钠溶液l0g,滴入2滴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②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滴入,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③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
若停止实验时,两溶液恰好反应。请分析小明实验后回答:
(1)实验中酚酞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如果红色消失瞬间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会呈   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不包括指示剂)
(3)计算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这时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精确到0.1)

2.单选题(共7题)

2.
下列物质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实验中用生石灰干燥制取的氢气B.生活中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工业上用铁矿石炼铁D.医疗中用氧气救治伤员
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得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白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D.某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则一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
4.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该反应的信息中,正确的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后生成的乙物质的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5.
下列用化学知识来分析生活、生产中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A.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碘、锌是指元素
B.理论上用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可以把水变成汽油,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用燃烧后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服面料是纯棉还是合成纤维涤纶
D.消防队员向着火的房子喷水,主要是通过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目的
6.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冰和水是一种物质,属于单质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C.硫酸铜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但属于酸D.纯碱溶液呈碱性,但纯碱属于盐
7.
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 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 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 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OH溶液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O
(Cu)
稀硫酸溶液、过滤
D
KNO3
(NaCl)
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A.AB.BC.CD.D

3.填空题(共8题)

9.
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金属单质,C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溶液呈蓝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B______,C________;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①和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10.
小明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
(4分)在H、O、C、S、Cl、Na、C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
的物质。请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3)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     (任填一个)
12.
如图是家用豆浆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4)豆浆中含有的最丰富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5)用操作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____________操作。
13.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⑴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过滤。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⑵将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过程中需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的废液需经处理才能排放,为减弱含有硫酸的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废铁钉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碳酸钠
14.
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80℃时,配制一定量A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____________(填“有”、 “没有”或“不确定”)。
15.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将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丢弃是浪费行为。所以,实验结束后,都应回收并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防止液体滴到试管外部,滴管应伸入试管内小心滴加液体
C.用干燥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D.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E.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
F.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16.
(10汕头22)(13分)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
I.试剂:稀硫酸、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大理石、二氧化锰
Ⅱ.仪器:(铁架台、石棉网等已省略)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了便于控制反应且获得平稳的气流,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   (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装置和提供的试剂还可以制取 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方法是 ,检验该气体满瓶的方法是
(3)设计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需选择图中的A、B和  (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