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下(BaSO4不溶于水)。
第一步:称得烧杯的质量是100 g。
第二步:反应前称得烧杯、氯化钡溶液及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是346.6 g。
第三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烧杯及滤液的总质量是300 g。
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2)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第一步:称得烧杯的质量是100 g。
第二步:反应前称得烧杯、氯化钡溶液及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是346.6 g。
第三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烧杯及滤液的总质量是300 g。
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2)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 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 ![]() |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 | 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8题)
4.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5.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
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实验方案 |
A | 氮气(氧气) |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
B | 氯化钙溶液(盐酸) |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
C | 铁粉(铜粉)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氧化铜(木炭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A. A B. B C. C D. D
7.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 B.X、Z、Y |
C.Y、Z、X | D.Z、Y、X |
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
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 |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
4.填空题- (共7题)
11.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又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1)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食醋,浸泡一段时间,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性的酷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
(2)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磷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3)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食醋可以杀灭细菌,对预防感口有很大作用。
(4)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洒的目的。
(5)醋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家用铝盆等金属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乙酸属于_____(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
(b)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任答一条)。
(c)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
(d)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e)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更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
(1)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除水垢时,可在水壶中加入水,倒入适量食醋,浸泡一段时间,碳酸钙会转变成可溶性的酷酸钙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
(2)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磷酸钙,磷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3)食醋不仅在厨房中大显身手,还是一种杀菌剂,冬天在屋子里熬食醋可以杀灭细菌,对预防感口有很大作用。
(4)饮酒过量的人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因为乙酸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C2H5)和水,从而达到解洒的目的。
(5)醋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家用铝盆等金属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乙酸属于_____(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
(b)乙酸的物理性质________(任答一条)。
(c)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________。
(d)用食醋除水垢,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e)用铁锅炒菜时,放一点食醋能更好补铁的原因是________。
12.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可分,而______不能再分。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 B![]() | C![]() | D![]() |
(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可分,而______不能再分。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3.
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D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填序号)。
(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的原子序数 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D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填序号)。
(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的原子序数 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4.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D组成元素相同,E是最轻的气体.根锯图中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G的化学式:C_______, 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1)写出C、G的化学式:C_______, 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15.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食品包装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_______。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鸡蛋 B馒头 C蔬菜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_______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__ 。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不吸烟空气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4)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者火点以下
(5)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缘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1)食品包装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_______。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鸡蛋 B馒头 C蔬菜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_______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__ 。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不吸烟空气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4)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者火点以下
(5)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缘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______。
16.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2)利用右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_,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
(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2)利用右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_,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