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C 是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不超过65,A与B、B与C均能发生化学反应,B是水电解的生成物之一.请写出:
(1)A与B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
(2)B与C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必须一致,每小题列举一条即可)
(1)A与B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
(2)B与C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必须一致,每小题列举一条即可)
2.综合题- (共1题)
2.
如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吸收、检验和分离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 A(其中液体试剂足量)可以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首先打开活塞 a,缓缓通入混合气体,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时从导管 c 逸出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为了检验该气体,将导管按 c-d-e-f-g 顺序连接,B 处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中 A 和 C 两处用到澄清石灰水,其中 A 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 C 中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断开 AB 装置,关闭活塞 a,打开活塞 b,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逸出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__。
(4)现有36.5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定质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2%。请计算所得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1)利用装置 A(其中液体试剂足量)可以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首先打开活塞 a,缓缓通入混合气体,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时从导管 c 逸出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为了检验该气体,将导管按 c-d-e-f-g 顺序连接,B 处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中 A 和 C 两处用到澄清石灰水,其中 A 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 C 中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断开 AB 装置,关闭活塞 a,打开活塞 b,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逸出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__。
(4)现有36.5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定质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2%。请计算所得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4题)
3.
右图是康康同学用蒸馏水、10%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以及软塑料瓶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实验现象是乙瓶变得更瘪。请回答:

(1)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为什么?
(2)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1)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为什么?
(2)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5.
明明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若X、Y对应的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氢钠,Z是紫色石蕊溶液,请简述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2)若换一组药品,用所得干燥气体填充气球,气球在空气中上升.则X、Y、Z对应的药品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

﹙1)若X、Y对应的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氢钠,Z是紫色石蕊溶液,请简述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2)若换一组药品,用所得干燥气体填充气球,气球在空气中上升.则X、Y、Z对应的药品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
6.
铝、铁、银是三种常见的金属。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
(2)康康同学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检测溶液中的离子,并未发现Fe2+, 原因是什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
(2)康康同学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检测溶液中的离子,并未发现Fe2+, 原因是什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单选题- (共11题)
8.
下列离子组合能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u2+、SO42﹣、Cl﹣ | B.K+、Na+、NO3﹣、Cl﹣ |
C.CO32﹣、H+、Na+、Cl﹣ | D.Ba2+、Cl﹣、Na+、SO42﹣ |
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13.
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
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 | 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
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 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 |
14.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等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析出甲的质量大大 |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17.
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是:
MnO2+4HCl(浓)
MnCl2+Cl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MnO2+4HCl(浓)

A.可采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氯气 |
B.锰的化合价由+4降为+2 |
C.收集时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
D.X的化学是为H2O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4题)
21.
物质M、X、Y、Z、W均是由氢、碳、氧、钠中的几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1)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固体M与食醋混合,有气泡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已知X+Y→Z+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固体M与食醋混合,有气泡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已知X+Y→Z+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4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