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取干燥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31克放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量固体质量为21.4克。计算:
(1)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
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
(1)丙烯酰胺(C3H5ON)由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丙烯酰胺分子共有_____个原子。
(2)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丙烯酰胺(C3H5ON)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71克丙烯酰胺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克。
(1)丙烯酰胺(C3H5ON)由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丙烯酰胺分子共有_____个原子。
(2)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丙烯酰胺(C3H5ON)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71克丙烯酰胺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克。
2.单选题- (共17题)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
C.一氧化碳能燃烧——可作燃料 |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
5.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了 |
B.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
C.50g糖溶于200g水中,制得250g溶液 |
D.加热高锰酸钾制到氧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高锰酸钾质量少了 |
6.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 | 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 |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7.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B. a=15
C. 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D. Z为化合物
物 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2.2 | 16.2 | 0.9 |
反应后质量(g) | a | 4.4 | 8.1 | 1.8 |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B. a=15
C. 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D. Z为化合物
8.
化学方程式2CO+O2 点燃 2CO2的读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上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8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9.
小明同学从S+O2
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 | C.④⑤ | D.①②③⑤ |
11.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
C.![]() |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
12.
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SeO2 | B.Na2SeO4 | C.Na2SeO3 | D.Na2SeO2 |
14.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B.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C.室温下,1g木炭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碳 |
D.室温下,1g红磷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五氧化二磷 |
16.
X、Y、Z三种物质含有碳元素,根据下列三个化学方程式:①Z+Y
2X;②2X+O2
2Z;③Y+2CuO
Z↑+2Cu,试确定X、Y、Z分别是( )
A. C、Cu、CO2 B. CO、 C. CO2 C.CO、CO2、C D. C、CO2、CO



A. C、Cu、CO2 B. CO、 C. CO2 C.CO、CO2、C D. C、CO2、CO
1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B.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C. 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D.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Ca(OH)2+2HCl═CaCl2+H2O
A. 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B.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C. 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D.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Ca(OH)2+2HCl═CaCl2+H2O
3.选择题- (共8题)
20.
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累基砌阶,立柱支梁。意见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准确把握文艺工作面临的形势;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评价文艺作品,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决不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
4.填空题- (共5题)
28.
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毒气参加的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毒气参加的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下图是用来表示氢气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白圈表示氧原子,黑圈表示氢原子。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
(2)B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
(2)B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
30.
(1)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
①2个氢原子_______;②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③3H2O_____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
①2个氢原子_______;②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③3H2O__________;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
31.
从H、O、C、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具有可燃性,可做火箭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做温室肥料,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5)无色无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1)具有可燃性,可做火箭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做温室肥料,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5)无色无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3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甲烷,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该气体;(写一种即可)
②甲烷(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③从宏观角度看,CH4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④从微观角度看,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①实验室制取甲烷,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该气体;(写一种即可)
②甲烷(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③从宏观角度看,CH4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④从微观角度看,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5.实验题- (共3题)
33.
同学们为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

(1)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锌粉倒入稀盐酸中(稀盐酸和锌粉反应生成氢气),充分反应后,你认为天平最终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带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放砝码并调节天平使之平衡。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意外发现质量减轻了。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1)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锌粉倒入稀盐酸中(稀盐酸和锌粉反应生成氢气),充分反应后,你认为天平最终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带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放砝码并调节天平使之平衡。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意外发现质量减轻了。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4.
如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装的药品是 ______ 、 ______(填化学式)。
(2)若装置乙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则反应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
(3)若丙中装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
(4)若装置丁中放置的是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发生的现象为 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 ,化学性质有 ______ .

(1)装置甲中装的药品是 ______ 、 ______(填化学式)。
(2)若装置乙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则反应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
(3)若丙中装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
(4)若装置丁中放置的是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发生的现象为 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 ,化学性质有 ______ .
35.
请你根据如下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来参与实验室制取相关气体的实验与研究。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比较研究)请填写下表
(实验研究)(1)某同学选用a、c、d、f、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①该同学选用的药品 。
②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③若用k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管通入(填m或n);检验k装置中收满氧气的方法是: 。
(2)三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A B C
①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
②要检验集气瓶中收集的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实验药品: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比较研究)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 反应物的状态 | 反应条件 | 收集方法和依据 | |
氧气 | 固体 | 加热 | 排水集气法 | O2难溶于水 |
二氧化碳 | 固体和液体 | 常温 | | |
(实验研究)(1)某同学选用a、c、d、f、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①该同学选用的药品 。
②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 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
(2)三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A B C
①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
②要检验集气瓶中收集的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