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请细心观查表格和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_次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毕;
(2)表格中m= ______g,n=______g;
(3)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实验次数 | 稀盐酸的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① | 20 | 16.25 |
② | 40 | 12.50 |
③ | 60 | m |
④ | 80 | 5.00 |
⑤ | 100 | n |

请细心观查表格和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_次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毕;
(2)表格中m= ______g,n=______g;
(3)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2.
镁是叶绿素中唯一的金属元素,植物缺镁时,通常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失绿,严重时整片叶干枯.给农作物施加MgSO4和NH4MgPO4(磷酸镁铵)等镁肥,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1)NH4MgPO4中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2)NH4MgPO4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精确到0.1%).
(3)NH4MgPO4(磷酸镁铵)属于_____________肥。
(1)NH4MgPO4中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2)NH4MgPO4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精确到0.1%).
(3)NH4MgPO4(磷酸镁铵)属于_____________肥。
2.简答题- (共1题)
3.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4.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盐大多来自海水晾晒.海水经蒸发结晶后可获得含有少量泥沙和杂质的粗盐.
(1)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少量泥沙,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2)某同学所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导致产率明显偏低____(选填字母序号)
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3)某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可溶性杂质.

①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少量泥沙,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2)某同学所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导致产率明显偏低____(选填字母序号)
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3)某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可溶性杂质.

①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5.
有4瓶无色溶液A、B、C、D,分别是盐酸、硝酸、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1)(填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硝酸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硝酸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探究题- (共2题)
6.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_______)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______________; B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C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同学滴加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_______)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______________; B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C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同学滴加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
7.
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1)从上表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7mL的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改成无色酚酞试液,则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滴入稀硫酸的体积/m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pH | 13.0 | 12.8 | 12.5 | 12.2 | 7.0 | 2.0 | 1.7 | 1.6 |
溶液颜色 | 蓝色 | 紫色 | 红色 |
(1)从上表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7mL的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改成无色酚酞试液,则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2题)
13.
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全部 |
17.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四名学生,对某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先取废液观察,呈无色、均透明状,然后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1.下表为四名学生对该厂废水成分初步检测的分析结果,可能正确的是( )
A.NaOH、KNO3、CuSO4、NaCl | B.KNO3、NaCl、Na2SO4、HCl |
C.HCl、NaCl、Na2CO3、Na2SO4 | D.HCl、H2SO4、KNO3、BaCl2 |
7.选择题- (共4题)
8.填空题- (共3题)
24.
如图是某桶装矿泉水标签的一部分.据此回答:

(1)该矿泉水是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该矿泉水呈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患骨质疏松的病人应补充该矿泉水成分中的____元素.

(1)该矿泉水是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该矿泉水呈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患骨质疏松的病人应补充该矿泉水成分中的____元素.
25.
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O、Na、C1、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农村大力推广使用的沼气(又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________;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________;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________;
(5)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________。
(1)农村大力推广使用的沼气(又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________;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________;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食物的盐________;
(5)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________。
26.
(1)用图a所示的方法收集CO2,为了检验是否集满,将____________放在集气瓶口。
(2)用图b所示方法蒸发食盐水,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___。
(2)用图b所示方法蒸发食盐水,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___。

9.实验题- (共1题)
27.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l)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
(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以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的试剂应该为_______________ .

(l)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
(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以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的试剂应该为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