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69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氮气的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氮气有广泛的用途。
在电灯泡里填充氪气,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和减慢钨丝的挥发速度,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氮气可代替惰性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在博物馆里,常将一些贵重而稀有的画页、书卷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里,这样就能使蛀虫在氮气中被闷死。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也使用氦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真空充氮贮粮”,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产品。
利用液氦给手术刀降温,就成为“冷刀”。医生用“冷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手术后病人能更快康复。使用液氦为病人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液氩的气化温度是一195.8℃,因此,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脱落。
最近,城市街头出现了一种会冒烟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现场制作,卖家先把奶油倒入料理锅中,将液氮缓缓倒入搅拌好的奶油料理中时,料理锅中不断冒出白色烟雾,然后迅速蒸发,会冒烟的冰淇淋随即完成。

氮元素是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单质,但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例如硝酸盐、铵盐、氨气等。这种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氮元素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它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主要是用化学方法,制备出含氮化合物,工业上通常用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从而实现人工固氮。自然固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①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约占自然固氮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②生物固氮,即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填充在电灯泡里,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你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不能供给生物呼吸的事实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列举氮气在医疗上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4)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氮气与液态氮气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
(5)在制作“会冒烟的冰淇淋”时,液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
(7)分别写出一种硝酸盐和铵盐,硝酸盐:____,铵盐:____ 。(用化学式表示)
(8)生物固氮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9)分析酸雨中含有NO3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共2题)

2.
从微观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图是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中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在同溶液中不能共存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
(3)丙图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3.
某户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日去郊外野炊
(1)郊外有一条小河,同学们将河水采用___________方法处理,加热煮沸后饮用。
(2)同学们找到一个废弃的鸟窝和一些干树枝,采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点燃了树枝,钻木能获得火种的原因是____,在做饭过程中,将树枝架空,能使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野炊结束后熄灭火堆的方法是___。

3.推断题(共1题)

4.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D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是种单质,A-C的化学方程式是__,B→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2)若C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计算题(共1题)

5.
我市管道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计算1L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标准状态下甲烷的密度是0.7g/L,氧气的密度是1.4g/L)

5.科学探究题(共1题)

6.
近几年,某小型火力发电厂附近农民利用电厂排出的污水灌溉农田,发现农作物长势不好。当地某校初三年级同学们针对此情况展开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查阅资料:
(1)大多数植物在pH>8.0或pH<4的情况下都不适宜种植。
(2)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各种植物有自己适宜的pH
(3)绝大多数植物正常生长的PH值在7.0左右。
【提出问题】电厂排放污水的酸碱性怎样?
【作出猜想】猜想一:污水显酸性;猜想二: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与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方案l:测污水的pH,其操作方法是____。
测得pH=5
猜想一正确
方案2:取少量污水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溶液。
实验现象:____。
方案3:____。(设计方案时选择与方案二不同类别的试剂)
实验现象:____。
 
【实验拓展】小亮推测污水中还含有SO42-、CO32-、Cl-。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
【实验反思】实验结束后,请你针对电厂或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____。

6.单选题(共10题)

7.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张青莲
8.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可观察到在空中有白烟产生,分析该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该实验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C.两种物质在空中接触时发生了化学变化D.生成的新物质常温下为液态
9.
硫酸和硫酸盐是常见的硫元素的化合物,在“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0价B.-2价C.+4价D.+6价
10.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下列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的是
A. O B. O2 C. 2O D. 2O2
11.
下列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五分之一:红磷过量
B.给试管中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C.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未被引燃: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
D.过滤后滤液中仍有固体物质: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滴加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D.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适量水
13.
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铁粉(铜粉)
稀硫酸
B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
硝酸钡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
氯化钙溶液
D
氧化钙(碳酸钙)

 
A.AB.BC.CD.D
14.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变化中氧气没有参与化学反应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D.食物的腐烂变质
15.
下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物质
B.碳酸钠的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C.降温结晶可除去氯化钠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D.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16.
下列物质对应的俗称正确的是
A.氧化钙——生石灰B.碳酸钠——苛性钠
C.氢氧化钠——纯碱D.银——水银

7.实验题(共2题)

17.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____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上述____装置,理由是____
(3)用D装置干燥实验室制取的气体,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18.
氯化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须物质,医疗上的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同学们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先配制9%的氨化钠溶液100g.B中托盘天平砝码盒中有l00g、50g、20g、10g、5g规格的砝码,在称量中用到____g的砝码,移动____g游码。
(2)E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再将9%的氯化钠溶液100g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________m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