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氮气的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氮气有广泛的用途。
在电灯泡里填充氪气,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和减慢钨丝的挥发速度,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氮气可代替惰性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在博物馆里,常将一些贵重而稀有的画页、书卷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里,这样就能使蛀虫在氮气中被闷死。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也使用氦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真空充氮贮粮”,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产品。
利用液氦给手术刀降温,就成为“冷刀”。医生用“冷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手术后病人能更快康复。使用液氦为病人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液氩的气化温度是一195.8℃,因此,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脱落。
最近,城市街头出现了一种会冒烟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现场制作,卖家先把奶油倒入料理锅中,将液氮缓缓倒入搅拌好的奶油料理中时,料理锅中不断冒出白色烟雾,然后迅速蒸发,会冒烟的冰淇淋随即完成。

氮元素是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单质,但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例如硝酸盐、铵盐、氨气等。这种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氮元素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它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主要是用化学方法,制备出含氮化合物,工业上通常用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从而实现人工固氮。自然固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①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约占自然固氮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
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②生物固氮,即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填充在电灯泡里,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你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不能供给生物呼吸的事实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列举氮气在医疗上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4)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氮气与液态氮气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
(5)在制作“会冒烟的冰淇淋”时,液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
(7)分别写出一种硝酸盐和铵盐,硝酸盐:____,铵盐:____ 。(用化学式表示)
(8)生物固氮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9)分析酸雨中含有NO3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氮气的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氮气有广泛的用途。
在电灯泡里填充氪气,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和减慢钨丝的挥发速度,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氮气可代替惰性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在博物馆里,常将一些贵重而稀有的画页、书卷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里,这样就能使蛀虫在氮气中被闷死。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也使用氦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真空充氮贮粮”,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产品。
利用液氦给手术刀降温,就成为“冷刀”。医生用“冷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手术后病人能更快康复。使用液氦为病人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液氩的气化温度是一195.8℃,因此,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脱落。
最近,城市街头出现了一种会冒烟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现场制作,卖家先把奶油倒入料理锅中,将液氮缓缓倒入搅拌好的奶油料理中时,料理锅中不断冒出白色烟雾,然后迅速蒸发,会冒烟的冰淇淋随即完成。

氮元素是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单质,但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例如硝酸盐、铵盐、氨气等。这种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氮元素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它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主要是用化学方法,制备出含氮化合物,工业上通常用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从而实现人工固氮。自然固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①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约占自然固氮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填充在电灯泡里,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你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不能供给生物呼吸的事实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列举氮气在医疗上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4)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氮气与液态氮气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
(5)在制作“会冒烟的冰淇淋”时,液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
(7)分别写出一种硝酸盐和铵盐,硝酸盐:____,铵盐:____ 。(用化学式表示)
(8)生物固氮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9)分析酸雨中含有NO3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2.
从微观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图是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中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在同溶液中不能共存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
(3)丙图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1)甲图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中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在同溶液中不能共存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
(3)丙图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3.
某户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日去郊外野炊
(1)郊外有一条小河,同学们将河水采用___________方法处理,加热煮沸后饮用。
(2)同学们找到一个废弃的鸟窝和一些干树枝,采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点燃了树枝,钻木能获得火种的原因是____,在做饭过程中,将树枝架空,能使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野炊结束后熄灭火堆的方法是___。
(1)郊外有一条小河,同学们将河水采用___________方法处理,加热煮沸后饮用。
(2)同学们找到一个废弃的鸟窝和一些干树枝,采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点燃了树枝,钻木能获得火种的原因是____,在做饭过程中,将树枝架空,能使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野炊结束后熄灭火堆的方法是___。
3.推断题- (共1题)
4.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D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是种单质,A-C的化学方程式是__,B→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2)若C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若C是种单质,A-C的化学方程式是__,B→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2)若C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计算题- (共1题)
5.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近几年,某小型火力发电厂附近农民利用电厂排出的污水灌溉农田,发现农作物长势不好。当地某校初三年级同学们针对此情况展开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查阅资料:
(1)大多数植物在pH>8.0或pH<4的情况下都不适宜种植。
(2)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各种植物有自己适宜的pH
(3)绝大多数植物正常生长的PH值在7.0左右。
【提出问题】电厂排放污水的酸碱性怎样?
【作出猜想】猜想一:污水显酸性;猜想二: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拓展】小亮推测污水中还含有SO42-、CO32-、Cl-。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
【实验反思】实验结束后,请你针对电厂或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____。
(1)大多数植物在pH>8.0或pH<4的情况下都不适宜种植。
(2)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各种植物有自己适宜的pH
(3)绝大多数植物正常生长的PH值在7.0左右。
【提出问题】电厂排放污水的酸碱性怎样?
【作出猜想】猜想一:污水显酸性;猜想二: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与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方案l:测污水的pH,其操作方法是____。 | 测得pH=5 | 猜想一正确 |
方案2:取少量污水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溶液。 | 实验现象:____。 | |
方案3:____。(设计方案时选择与方案二不同类别的试剂) | 实验现象:____。 |
【实验拓展】小亮推测污水中还含有SO42-、CO32-、Cl-。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
【实验反思】实验结束后,请你针对电厂或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____。
6.单选题- (共10题)
8.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可观察到在空中有白烟产生,分析该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该实验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B.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
C.两种物质在空中接触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 D.生成的新物质常温下为液态 |
11.
下列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五分之一:红磷过量 |
B.给试管中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C.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未被引燃: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 |
D.过滤后滤液中仍有固体物质: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B.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
C.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滴加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
D.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适量水 |
13.
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A | 铁粉(铜粉) | 稀硫酸 |
B |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 | 硝酸钡溶液 |
C |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 | 氯化钙溶液 |
D | 氧化钙(碳酸钙) | 水 |
A.A | B.B | C.C | D.D |
15.
下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物质 |
B.碳酸钠的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
C.降温结晶可除去氯化钠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
D.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
7.实验题- (共2题)
17.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____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上述____装置,理由是____
(3)用D装置干燥实验室制取的气体,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1)A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____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上述____装置,理由是____
(3)用D装置干燥实验室制取的气体,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