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2018届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691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5

1.推断题(共1题)

1.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 黄金能压制成金箔,主要利用了黄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
(2)铜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中容易被锈蚀,铜锈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生锈除了需要O2、H2O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参加反应。
(3)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① 滤渣中一定含有固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 硝酸银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反应后溶液中硝酸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计算题(共1题)

2.
锌和硫酸锌的固体混合物10.4g,放入89.8g的稀硫酸中充分搅拌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求: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g。
(2)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__

3.综合题(共1题)

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 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2) 炒菜时锅中油起火燃烧,正确的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3)酒精(C2H5OH)是清洁燃料之一,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有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________ mL。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查阅资料]
I.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都能与水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II. C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能与CaCl2溶液或Ca(OH)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有:Na2CO3 +HCl=NaHCO3 +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
(1)为检验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Na2O还是Na2O2,完成实验方案:
选取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为Na2O
 
⑵ 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1:Na2CO3 猜想2:NaOH 猜想3:Na2CO3和NaOH
[实验过程]
[实验1]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配成溶液,再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_______;
_______
猜想3成立
②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单选题(共10题)

5.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6.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下图是硫的价类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点物质类别为单质
B.a点物质燃烧生成b,b为二氧化硫
C.d、e、f点物质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D.K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7.
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中,a=2、b=8
B.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S2
C.硫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则X=16
D.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8.
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9.
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具有可燃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膜片属于有机物
B.放置空气中碳膜片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
C.碳膜片燃烧过程吸收热量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
10.
取两份5mL 10%的稀盐酸分别与3g块状碳酸钙、3g粉末状碳酸钙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并形成如下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的碳酸钙,粉状的产生CO2的质量多
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11.
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温度降低,酒精分子间隙变小
12.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 ℃时,甲的溶解度为50
B.t2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3 ℃降温至t1 ℃,一定有晶体析出
D.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1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测定其pH,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AB.BC.CD.D
14.
下列食品显碱性的是
A.醋(pH=2.1)B.酱油(pH=4.4)C.皮蛋(pH=10.1)D.白酒(pH=7.0)

6.填空题(共1题)

15.
2017年十大“科学”流言之一“紫菜是塑料薄膜制成的”, 网传认为有些紫菜是用黑色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制作的,曾一度引起公众热议。专家辟谣紫菜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碘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与塑料完全不同。
(1)塑料薄膜属于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紫菜含碘量高,可用于治疗因缺碘引起的 _____________。
(3)可用燃烧法鉴别紫菜与聚氯乙烯塑料,点燃时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是_______。
(4)废弃的塑料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写一点)。
(5)聚氯乙烯[(CH2CHCl)n,n为正整数]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列计算式)。

7.实验题(共2题)

16.
下图是“盖房子”游戏示意图,规则是根据 “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或其溶液)之间在一定条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三种物质,其中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物,C、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A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物质确定后,下列物质中可用来替换图中“铁”的是_____(填标号)。
①Ag ②Mg ③ NaOH ④ CO2
17.
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

(1)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 和D制取和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填名称),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填“a”或“b”)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