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井盐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

(1)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通过蒸发M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结晶,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
(3)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所得精盐是否是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1)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通过蒸发M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结晶,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
(3)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所得精盐是否是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精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并向其中加入 ① | ② | 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结论:该精盐样品为混合物 |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保护地球尽一份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请回答你在生活中的具体做法。(答出三点即可)
2.计算题- (共1题)
4.
将4g含有可溶性杂质的硫酸铜样品溶于足量水,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75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杂质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的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是多少?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的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是多少?
3.单选题- (共14题)
7.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B. x的取值范围:0≤x≤30
C. 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x+y=65
物 质 | M | N | P | Q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24 | 15 | 20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y | 0 | 10 |
A. 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B. x的取值范围:0≤x≤30
C. 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x+y=65
12.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 目 的 | 方 案 |
A |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
B | 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 | 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
C | 除去CO2中的CO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D | 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 |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
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
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N活泼 |
D.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
14.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高炉炼铁发生的主要反应:2Fe2O3+3C![]() |
B.用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液:Ca(OH)2+H2SO4=CaSO4+2H2O |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 |
4.多选题- (共2题)
19.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稀盐酸就能将三种物质区分开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食盐水 | B.硝酸银溶液、稀硫酸、碳酸氢钠溶液 |
C.木炭粉、氧化铜粉、铁粉 | D.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 |
2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
B.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C.点燃棉线,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
5.填空题- (共6题)
22.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图①:从微观角度看,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________。
(3)图③: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图④: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图①:从微观角度看,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________。
(3)图③: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图④: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
铝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年产量已跃居第二位。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年产量已跃居第二位。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
24.
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命之源。
(1)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选填序号)。
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 D.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2)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在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②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可用硫酸铜杀菌、消毒 D.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1)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选填序号)。
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 D.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2)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在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②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可用硫酸铜杀菌、消毒 D.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25.
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 。
(2)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 。
(3)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①配制该溶液的步骤:计算、 、溶解(混匀)、装瓶贴标签;
②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 , a的作用是 。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 。
(2)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 。
(3)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①配制该溶液的步骤:计算、 、溶解(混匀)、装瓶贴标签;
②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 , a的作用是 。
26.
在下表A、B、C三组选项中,有一组物质能够实现如下图所示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填序号)。
(2)写出由乙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甲物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3)由甲生成丙的反应现象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1)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 (填序号)。
(2)写出由乙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甲物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3)由甲生成丙的反应现象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