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已知:Fe(OH)2、Fe(OH)3在常温下均为难溶于水的物质。请依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A溶解后,再进行操作a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溶液甲中的溶质是 。
(3)步骤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写出步骤④氢氧化亚铁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5)铁红是炼铁的主要原料,写出用CO和铁红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1)加入过量A溶解后,再进行操作a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溶液甲中的溶质是 。
(3)步骤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写出步骤④氢氧化亚铁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5)铁红是炼铁的主要原料,写出用CO和铁红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2.单选题- (共12题)
3.
(2012年山东烟台,12题,2分)下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
、
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表示的是化合物
C. 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D. 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X2+2Z2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C. 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D. 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4.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对现象的认识 | B.化学与安全 |
①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②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火星四射 ③碳酸钠溶液里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 ①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②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③稀释浓硫酸——先放水,再放浓硫酸 |
C.对除杂和鉴别的认识 | D.对概念的理解 |
①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钙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 ②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 ③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 ②只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A. A B. B C. C D. D
6.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
;②Fe3+;③3H;④SO3
①

A.①中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
B.②中数字“3”表示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
C.③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 |
D.④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一个O3分子 |
7.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逐渐消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
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减小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8.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这些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
B.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证明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C.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的共同作用 |
D.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10.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 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 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 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A. 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 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 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 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11.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CaCO3、NaCl、BaCl2、NaOH、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实验记录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不含BaCl2、Na2SO4 |
B.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
C.步骤②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 |
D.确定固体中是否有NaCl可以取无色溶液A直接滴入AgNO3溶液 |
1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每年的6月5日设定为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尤为有力,每一个人都有必要花点时间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一状态对地球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禁止焚烧垃圾 |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C.选择大排量的SUV汽车 | D.选择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饭盒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2题)
16.
(4分)“烧碱同学”沿着图中虚线穿迷宫,原理是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

①“烧碱同学”不与KNO3反应的原因是 ;
②请写出一个“烧碱同学”参加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④写出“烧碱同学”未通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①“烧碱同学”不与KNO3反应的原因是 ;
②请写出一个“烧碱同学”参加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④写出“烧碱同学”未通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17.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现有H、N、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气体 ;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③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 ;
④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
(2)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①蔗糖(C12H22O11)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 个分子葡萄糖。
②琥珀酸亚铁由种元素组成;成人每天一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 克。(琥珀酸亚铁相对分子质量为172,保留到0.01克)
③丁二酸钠(Na2C4H4O4)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沉淀和另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现有H、N、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气体 ;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③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 ;
④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
(2)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①蔗糖(C12H22O11)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 个分子葡萄糖。
②琥珀酸亚铁由种元素组成;成人每天一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 克。(琥珀酸亚铁相对分子质量为172,保留到0.01克)
③丁二酸钠(Na2C4H4O4)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沉淀和另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题- (共1题)
18.
(8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②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反应方程式为 ,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
(4)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①小王先关闭b,打开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慢滴入,A中缓慢出现气泡,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②小李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 和d,打开 ,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② 。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反应方程式为 ,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
(4)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①小王先关闭b,打开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慢滴入,A中缓慢出现气泡,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②小李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 和d,打开 ,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