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a若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其目的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___。
(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
(3)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为__。
(4)向滤液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当观察到的溶液的现象为__时,应停止滴加,如果滴加的稀盐酸过量,对最后得到的精盐晶体的成分__(填“有”或“没有”)影响。
(5)操作C的名称为__。
(6)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a若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其目的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___。
(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
(3)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为__。
(4)向滤液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当观察到的溶液的现象为__时,应停止滴加,如果滴加的稀盐酸过量,对最后得到的精盐晶体的成分__(填“有”或“没有”)影响。
(5)操作C的名称为__。
(6)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3.
1.6g可燃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关于可燃物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可能含有O ②一定不含O ③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1︰2
④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1︰4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①可能含有O ②一定不含O ③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1︰2
④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1︰4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杀菌、除臭等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氧化物 | B.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C.它是一种混合物 | D.K2FeO4中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
5.
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ⅡA族 |
B.钙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
C.钙原子核内质子数n为40 |
D.“补钙”剂——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化合价为+1价 |
6.
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生活中的物质 | B.安全常识 | C.元素与人体健康 | D.日常生活经验 |
铅笔芯主要成分——石墨 饮水机滤芯的吸附剂主要成分——活性炭 | 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实验 稀释浓硫酸——水倒入浓硫酸中 |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 区别老陈醋与酱油——闻气味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
A. A B. B C. C D. D
7.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 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 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选项 | 甲 | 乙. 丙.丁 |
A | 常见干燥剂 | 浓硫酸. 生石灰.氯化钙 |
B | 常见合金 | 不锈钢. 焊锡.生铁 |
C | 常见营养物质 | 蛋白质. 维生素.无机盐 |
D | 常见碱 | 烧碱. 纯碱.熟石灰 |
A.A | B.B | C.C | D.D |
8.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C.若酒精溅落到操作台并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覆盖,熄灭火焰。 |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加入浓硫酸 |
9.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二氧化锰 | 氯化钠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 | 氯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过量稀盐酸,加热蒸发 |
C | 氯化钙溶液 | 稀盐酸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过滤 |
D | 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适量石灰水 |
A.A | B.B | C.C | D.D |
11.
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
B.测定溶液pH,先将试纸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
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
D.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涂上硼酸液,后用大量水冲洗 |
12.
有两瓶液体,一瓶为饱和食盐水,一瓶为纯净水,为了区分它们,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有
① 实验测出两者的密度;②加入食盐晶体; ③加热蒸发; ④ 加入AgNO3溶液;
⑤测量两种液体的导电性
① 实验测出两者的密度;②加入食盐晶体; ③加热蒸发; ④ 加入AgNO3溶液;
⑤测量两种液体的导电性
A.仅①⑤ | B.仅②③④ | C.仅①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13.
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 B. 可能有氢氧化钠
B.一定有碳酸钙 D. 可能有氢氧化钙
A.一定在碳酸钠 B. 可能有氢氧化钠
B.一定有碳酸钙 D. 可能有氢氧化钙
14.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性质与用途 | B.能源与环境 |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
C.物质的鉴别 | D.营养与健康 |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牛奶保鲜——加大量防腐剂 |
A. A B. B C. C D. D
3.选择题- (共7题)
4.填空题- (共2题)
22.
(5分)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怎么处理的?
(1)对野炊有经验的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 制的;(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样 ;(填字母)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4)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 =7) C.肥皂水(pH>7)
(1)对野炊有经验的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 制的;(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样 ;(填字母)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A.烤野兔肉 |
23.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
(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5)t2℃时,将3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可再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之变为饱和溶液?_____。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
(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5)t2℃时,将3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可再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之变为饱和溶液?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24.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__,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填“a”或“b”)端导入。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1中的___(填标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某同学借助干燥管、烧杯、铜网等仪器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3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会产生什么后果?___。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__,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填“a”或“b”)端导入。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1中的___(填标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某同学借助干燥管、烧杯、铜网等仪器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3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会产生什么后果?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