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沈阳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65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9/16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C可用于灭火.(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   ,放出大量的热.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若D是有机物,其化学式为
(4)若D是无机物,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题(共1题)

2.
根据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填写相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学生可以初步学习除去粗盐中     杂质的实验过程,…
(2)实验用品:粗盐、蒸馏水、玻璃棒、…
(3)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有:①计算产率 ②过滤 ③称量与溶解 ④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填序号).
(4)问题讨论:
①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请你写出蒸发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   
②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

3.简答题(共1题)

3.
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单选题(共9题)

4.
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
5.
分析钾原子、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质子数不同B.两者电子层数相同
C.两者元素种类相同D.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6.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氯化氢B.氢气C.氯化钠D.硅
7.
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为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
8.
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用作灯泡的填充气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用作制氨气的原料
9.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
A
CaO
CaCO3
稀盐酸
B
N2
O2
灼热CuO
C
FeCl2溶液
Cu Cl2
铁粉
D
CO2
H2O
NaOH
 
A.AB.BC.CD.D。
10.
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Fe+ 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11.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
A.CaB.IC.ZnD.Fe
12.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最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汽油成本B.减少铅资源消耗
C.提高汽油燃烧效率D.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5.选择题(共14题)

13.

按要求写句子。

14.

习作园地

习作题目:生活中,你接触过许多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亲友等,也有一些人,虽然接触不多,也许只见过一面,但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个他(她)”为题,通过具体事例写一写他(她)给你留下的印象。

15.

照样子写出由反义词构成的成语。

例:弄(假)成(真){#blank#}1{#/blank#}  {#blank#}2{#/blank#}

16.

现代文阅读

教父亲认字

    当我决定教父亲认字的时候,他早已年过半百。他时刻担心自己会因记性不好,而无法领略我所教授的知识。我轻拍他的肩膀,像他当年哄我睡觉一般安慰他说:“爸,您别担心,其实认字是很简单的,只是写会稍微困难一点儿。”

    我把新买的儿童看图识字放在他的床头,一遍又一遍地教他朗读声母韵母。在这座贫瘠的小镇里,他整整生活了五十年。五十年的地方口音,已经让他无法分清平舌翘舌,前鼻音和后鼻音。

    他每念错一次,就会沉郁片刻,细细思索,口中喃喃,慢慢自我纠正。而后,欢喜地跑来念给我听,问我是否正确。

    我心里难受极了。对于像他这样将一生都付诸土地的中国父亲来说,晚年学习知识,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于是,有很多次,我板着脸告诉他,从此之后,再不“逼”他认字了。我以为,他会因此而喜悦狂呼,如同厌学的孩子忽闻学校放假一般。

    岂料,他竞因此郁郁寡欢,久食无味。母亲见他这般模样,只好又将我拉到屋中,再三嘱托。她说,父亲心里一直内疚着,这些天,几乎整夜失眠。他想,一定是自己过于笨拙,才会招致我放弃教授的想法。

    我眼中瞬间泛起一片汪洋。经过小院的时候,我把新买的字典递给了父亲,并向他说明了其间种种。我之所以不愿教他,不过是想让他少受些磨难罢了。

    他听出我的良苦用心,便忽然释怀,忐忑地问我:“今天还能上课吗?”我点点头。他一个纵身从凳子上腾跃起来,跑进屋内,将他的看图识字取了出来。

    我再没打断过他的进程。我知道,我惟一能做的,就是以万分耐心来时待他的一切提问。

    教他使用字典查询所要写出的字词时,他经常因分不清平舌翘舌而找错甚至找不到需要的字。有几次,他翻得绝望了,竟撇开工具条,一页一页地翻着过去,细细寻看,一看便是一两个时辰。

    母亲担心他这样下去会把眼睛弄坏,又请求我想想解决的办法。于是,我又花了几天时间,把他常用的字词罗列开来,注上声母韵母,并且标明所在字典的页码。

他如获至宝一般,将那张写满蝇头小字的信笺纸平平整整地贴在门后,早中晚各温习一次。母亲时常笑话他,说他比大学教授们还要用功。

    四月,假期完毕,我再度回到学校。临别前,父亲要走了我的联系地址。当时,我并

    不明白他的真正用意。直到半月后,在学校的信箱里收到一封笔迹拙劣的信件,才真正懂得他为何对学习如此百般刻苦。

    信末,他写了一句玩笑式的结尾。这句原本该让我莞尔一笑的话,却让我失声痛哭起来。他说:“儿子,这是爹这辈子写的第一封信,写得不错吧?请多多指教。”他所有努力的原因,只是想亲手给我写一封简单的家书。

17.

现代文阅读

教父亲认字

    当我决定教父亲认字的时候,他早已年过半百。他时刻担心自己会因记性不好,而无法领略我所教授的知识。我轻拍他的肩膀,像他当年哄我睡觉一般安慰他说:“爸,您别担心,其实认字是很简单的,只是写会稍微困难一点儿。”

    我把新买的儿童看图识字放在他的床头,一遍又一遍地教他朗读声母韵母。在这座贫瘠的小镇里,他整整生活了五十年。五十年的地方口音,已经让他无法分清平舌翘舌,前鼻音和后鼻音。

    他每念错一次,就会沉郁片刻,细细思索,口中喃喃,慢慢自我纠正。而后,欢喜地跑来念给我听,问我是否正确。

    我心里难受极了。对于像他这样将一生都付诸土地的中国父亲来说,晚年学习知识,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于是,有很多次,我板着脸告诉他,从此之后,再不“逼”他认字了。我以为,他会因此而喜悦狂呼,如同厌学的孩子忽闻学校放假一般。

    岂料,他竞因此郁郁寡欢,久食无味。母亲见他这般模样,只好又将我拉到屋中,再三嘱托。她说,父亲心里一直内疚着,这些天,几乎整夜失眠。他想,一定是自己过于笨拙,才会招致我放弃教授的想法。

    我眼中瞬间泛起一片汪洋。经过小院的时候,我把新买的字典递给了父亲,并向他说明了其间种种。我之所以不愿教他,不过是想让他少受些磨难罢了。

    他听出我的良苦用心,便忽然释怀,忐忑地问我:“今天还能上课吗?”我点点头。他一个纵身从凳子上腾跃起来,跑进屋内,将他的看图识字取了出来。

    我再没打断过他的进程。我知道,我惟一能做的,就是以万分耐心来时待他的一切提问。

    教他使用字典查询所要写出的字词时,他经常因分不清平舌翘舌而找错甚至找不到需要的字。有几次,他翻得绝望了,竟撇开工具条,一页一页地翻着过去,细细寻看,一看便是一两个时辰。

    母亲担心他这样下去会把眼睛弄坏,又请求我想想解决的办法。于是,我又花了几天时间,把他常用的字词罗列开来,注上声母韵母,并且标明所在字典的页码。

他如获至宝一般,将那张写满蝇头小字的信笺纸平平整整地贴在门后,早中晚各温习一次。母亲时常笑话他,说他比大学教授们还要用功。

    四月,假期完毕,我再度回到学校。临别前,父亲要走了我的联系地址。当时,我并

    不明白他的真正用意。直到半月后,在学校的信箱里收到一封笔迹拙劣的信件,才真正懂得他为何对学习如此百般刻苦。

    信末,他写了一句玩笑式的结尾。这句原本该让我莞尔一笑的话,却让我失声痛哭起来。他说:“儿子,这是爹这辈子写的第一封信,写得不错吧?请多多指教。”他所有努力的原因,只是想亲手给我写一封简单的家书。

18.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

19.刚从冰箱中取出的硬邦邦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去纸,冰棒冒“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
2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24.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25.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

③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

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

26.“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等”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6.填空题(共3题)

2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2个硫原子      ;氧化铁   
(2)硝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8.
体会内在联系,填写下表内容:
物质名称
(1)   
 
石墨
组成元素
C
C
微观结构模型


 
物质性质
颜色
无色
黑色
颜色
(2)    
 

颜色
不导电
导电
用途
制作钻石、切割玻璃等
(3)    (写出一种)
 
29.
在“探究浓盐酸物理性质”实验过程中,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   出现,这一现象能够体现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7.实验题(共2题)

30.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若用B和D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_________;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_____,出现_____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3)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C或E装置收集,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选用F装置代替C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31.
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号试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放热;
②号试管:    
a、金属活动性:
  铜(填“>”或“<”)
b、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

③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
④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猜想三:…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