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过关题(一)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64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计算题(共2题)

1.
小芳同学想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少量氧气,鉴于气体的质量不易称量,她想到了如下的方法,请帮她完成相应的任务:

(1)在水电解器中注入蒸馏水(并滴加几滴稀硫酸用以增强导电性);
(2)用电子秤称量(1)中准备好的水电解器和水的总质量为510g;
(3)接通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则玻璃管a应连接电源的 极(选填“正”或“负”),同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中液面会 (填”上升、下降、不变”),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检验完气体后再称量水电解器和水的总质量为509.64g(忽略长颈漏斗中液面可能变化造成质量的影响);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电解水的质量为 g;(精确到0.01g)
(5)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氧气的质量。(精确到0.01g)
2.
实验室中有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可溶性杂质的硫酸钠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样品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溶入足量水后过滤得到滤液;再向滤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并称量.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Na2SO4+BaCl2=BaSO4↓+2NaCl)
称量项目



所取样品的质量/g
15
15
20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150
100
100
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g
23.3
23.3
2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同学(选填“甲”“乙”或“丙”)所取用的样品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该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若欲计算出样品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上述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3.
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①Ca(OH)2+CO2=CaCO3↓+H2O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2KOH+CO2=K2CO3+H2O
(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 和水;
(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可选用Ca(OH)2溶液,而不选用NaOH溶液或KOH溶液,是由于生成的CaCO3、Na2CO3、K2CO3在水中的 不同。

3.单选题(共4题)

4.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5.
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于发现C60的三位科学家,现在C70也已制得,对C60和C70这两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式量之差为120
C.是由碳元素组成
D.是两种新型的有机物
6.
能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稀盐酸三种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 …(    )
A.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
7.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母液中有一种物质是NH4C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B.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C.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 =NaHCO3↓+NH4Cl
D.“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4.选择题(共2题)

8.小麦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小说,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  )
9.

根据短文理解,判断正误。

    The summer vacation is over. It's true that time always flies fast. During the vacation, the weather was hot and I could not do much work, but I lived happily.

As the afternoon was hot, I did my work in the morning. I used to get up at 6:30 and take a walk in the garden for half an hour. After breakfast, I began reading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did some exercises in math. Those took me three hours or more. I worked quite hard and made good progress.

    I spent the afternoon outside. I went to swim and it was funny. I would not go home until it was about five or six o'clock. Sometimes a friend of mine would come to see me and we would spend some hours listening to music.

    In this way I spent my vacation happily. And I not only studied well but also became a good swimmer. Now I am in good health and high spirits.

5.多选题(共5题)

10.
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
B.三甲基一氯硅烷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C.三甲基一氯硅烷元素质量比C:H:Si:Cl=24:18:56:71
D.三甲基一氯硅烷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铝合金m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1g H2,则m可能是1
B.要使SO2、SO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2与SO3的分子个数比2:3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90g配制成40%的溶液,需加入45gKNO3固体
D.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12.
某CuO与C的混合物,共10 g,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的时候,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5 g,则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可能为
A.8 gB.8.4 gC.8.6 gD.9.4 g
13.
向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持续通入CO2出现了异常现象(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分析仪进行研究,测定记录得到溶液的导电性变化随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变浑浊,bd段溶液变澄清
B.b点溶液溶液碱性最强
C.bd段反应为CaCO3+CO2+H2O=Ca(HCO3)2
D.c点溶液中含有2种溶质,沉淀质量为15g
14.
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B.bc段溶液增加70.2g
C.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d点溶液中溶质有2中,且PH>7

6.填空题(共3题)

15.
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红、小刚和小涛以“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1)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

(2)小红选择A图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______ 出现,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小刚选择 B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在锥形瓶里放少量白沙的原因是______,如果小刚去掉小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
小涛选择 C图所示实验,图中他在天平左边添加砝码的正确顺序是______.(选填“随便”、“由大到小”、“有小到大”)
(3)结论分析:请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
16.
下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中两元素质量比为3:4;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居第三;C有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H为黑色固体单质。(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    E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②③的基本类型相同,是_______。
(4)写出H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体现出D物质具有______性。
17.
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自带布袋购物    C.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