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如图所示,图A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图中x=_____,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
(2)如图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B图中x=_____,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
(2)如图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1)氯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3)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里的溶质有_____.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_____.
(4)(反思交流)小刚的实验过程中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什么刚开始没有气体冒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1)氯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3)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里的溶质有_____.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_____.
(4)(反思交流)小刚的实验过程中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什么刚开始没有气体冒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6.
在“小分子团”中,每3﹣6个水分子会缔结在一起,这种水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代谢力,是航天员的饮用水,关于“小分子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混合物 |
B.它的分子运动完全停止 |
C.它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
D.它的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7.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
C.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2% |
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
8.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由氮气、氧气、氢气、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 |
B.实验室可用铁丝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氧气有助燃性,常用来作燃料 |
D.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瓶底放一层水的原因不同 |
9.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C.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
10.
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
A.Cu2+ | B.只有Fe2+ | C.Fe2+和Fe3+ | D.Mg2+和Fe2+ |
11.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观念”下列措施方法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为解决淡水危机,大力开采地下水 |
B.合开采化石资源 |
C.关停部分高耗能企业 |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
12.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安全常识 | B | 化学与生活 |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点燃闻气味 软化硬水﹣﹣加明矾搅拌静置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往锅内加少量水 | ||
C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 | 化学反应的条件 |
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Al(OH)3能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 铁生锈﹣﹣与氧气或水接触 燃烧﹣﹣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
A.A | B.B | C.C | D.D |
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
B.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其纯金属,所以焊锡的熔点一定低于锡 |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
14.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
B.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
C.用稀H2SO4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
D.用降温结晶分离KNO3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2题)
18.
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清澈透明的山泉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水的净化过程中,起到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区别水样为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试剂是_____.
(4)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该变化涉及到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
(1)清澈透明的山泉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水的净化过程中,起到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区别水样为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试剂是_____.
(4)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该变化涉及到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
19.
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元素_____;
(2)3个氮原子_____;
(3)四个氧化铝分子_____;
(4)三个亚铁离子_____;
(5)硝酸根离子_____;
(6)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氖元素_____;
(2)3个氮原子_____;
(3)四个氧化铝分子_____;
(4)三个亚铁离子_____;
(5)硝酸根离子_____;
(6)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