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广安卷)化学部分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63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25

1.简答题(共1题)

1.
下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⑴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⑵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⑶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
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 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
猜想 成立
②. 装置A质量 ,装置B质量增加
猜想Ⅱ成立
③. 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
 
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3.推断题(共1题)

3.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甲+乙→丙
+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
⑴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
⑵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⑶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

4.计算题(共1题)

4.
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⑴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⑵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⑶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5.单选题(共8题)

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7.
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
A.3H—3个氢分子B.2Mg2+—2个镁离子
C.硫酸钾—KSO4D.氧化铁—FeO
8.
2011年5月中旬,江苏省丹阳市农业示范园使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导致许多未成熟西瓜炸裂,西瓜膨大剂的化学名叫氯吡苯脲,化学式为C12H10ClN3O,下列关于氯吡苯脲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氯吡苯脲由4种元素组成
B. 氯吡苯脲中元素质量比为12:10:1:30
C.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9.5g
D. 它是一种氧化物
9.
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 3 C. +4 D. +5
10.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11.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大大缩减,蓄水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倾向,这不仅威胁着当地的农业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我国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今夏的干旱对我国无影响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12.
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6.选择题(共12题)

1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4.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blank#}1{#/blank#}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blank#}2{#/blank#} ,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和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5.

我国制定普通法律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从宪法中寻求合法性来源,这说明宪法 ()

16.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17.

下列做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是()
①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依法打击网络犯罪    ③依法维护校园安全    ④依法惩罚制假售假行为 

18.

一则网贴引发热议,帖子称:一位农民小伙子给一位母子让座时,那位母亲嫌小伙子坐过的座位脏,不让孩子坐,还冲孩子发火。如果你跟贴,可以发表的恰当观点是()
①谦让、友善才能促进人际和谐、社会和睦    ②要弘扬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③生活中谦让的人就是软弱可欺的人 ④家长要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教育未成年人 

19.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一说明。

20.

借助网络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短短数月间,已经有不少腐败分子被民间举报掀翻落马。民间反腐释放强大威力告诉我们 ()

21.

借助网络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短短数月间,已经有不少腐败分子被民间举报掀翻落马。民间反腐释放强大威力告诉我们 ()

22.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发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发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 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23.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发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发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 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24.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对待从众心理。下列属于盲目从众的有()

7.填空题(共2题)

25.
酸性氧化物有对应的酸,碱性氧化物有对应的碱,如下表:
酸性氧化物    CO2
对应的酸    H2 CO3
碱性氧化物    Ca O
对应的碱    Ca (OH)2
 
请用化学式写出:
(1)与Na2O对应的碱___________;(2)与H2SO4对应的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
2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

ⅠA
ⅡA
ⅢA
第2周期



第3周期


X
第4周期
Y


 
⑴在化学反应中Mg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⑵Na+离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⑶经分析发现,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推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Y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⑷若镓(Ga)元素与氯元素只组成一种属于盐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8.实验题(共1题)

27.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 (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 + H2SO4(稀)= H2S↑+Fe SO4,则应选择
 (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 装置来收集NO。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