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14题)
A.NaOH、FeCl3、MgSO4、NaCl | B.KOH、HCl、CuSO4、KNO3 |
C.Na2CO3 、BaCl2、HCl、KCl | D.Na2CO3、KNO3、NaCl、CaCl2 |
A.质量比为1:9的H2和O2 | B.质量比为3:6的C和O2 |
C.质量比为1:6的CH4和O2 | 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 |
A.+1 | B.+3 | C.+5 | D.+7 |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
C.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
D.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
| 知识内容 | 小结 |
A | 能还原氧化铜的三种物质 | 木炭、氢气、一氧化碳 |
B | 空气中常见的三种有害气体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
C | 自然界的三种化石燃料 | 煤、石油、天然气 |
D | 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三种有机合成材料 | 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
A.A | B.B | C.C | D.D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3.选择题- (共9题)
友好使者
上海世博会是一场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漫步世博园,中国的“东方之冠”、沙特的“月亮船”、英国光与影的“种子圣殿”……各国展馆争研斗奇,令人目不
暇接。与世博园区各国国家馆相映生辉,是不同国家在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不断推出的文化名片: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文艺演出和主题娱乐活动,在世博园内外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1)情景一:考试前,好友要求你帮助他作弊
正确做法: (1分)
理由:
(2分)
(2)情景二:你与好友约好周六8点去爬山,结果他因有事迟到了半小时
正确做法: (1分)
理由:
(2分)
(3)情景三:你在校外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常请你逃课去网吧
正确做法: (1分)
理由:
(2分)
(4)情景四:你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超常的进步,老师怀疑你作弊
正确做法: (1分)
理由:
(2分)
在完成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废液桶中倾倒了含有较多盐酸的混合溶液。为避免酸液污染环境,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6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不考虑CO2溶于水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知师爱师
2007年暑假辽宁省满族女教师李秀娟,承担起了14个青海玉树藏族孤贫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责任。刚到内地的藏族孩子语言不通,背不全乘法口诀,李秀娟就白天教课、晚上辅导。生活上更是悉心照顾,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她用行动诠释一位教师的仁爱与崇高。
知师爱师
2007年暑假辽宁省满族女教师李秀娟,承担起了14个青海玉树藏族孤贫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责任。刚到内地的藏族孩子语言不通,背不全乘法口诀,李秀娟就白天教课、晚上辅导。生活上更是悉心照顾,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她用行动诠释一位教师的仁爱与崇高。
4.填空题- (共5题)
(1)Ca、Mg、K三种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 _。
(2) Ca、Mg、K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这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已学过的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推测:金属单质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任答两点)。
(3)能证明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的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Cl2+2NaBr ="2NaCl+" Br2; Br2+2KI ="2KBr" +I2↓;
I2 +Na2S =2NaI+S 由此可以判断硫(S)、溴( Br2)、碘(I2)、氯气(Cl2)四种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的是 。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多数是用铜制做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和____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用合金制做的是(填字母)____。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和____。
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人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初期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这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的缘故;反应进行一会儿,又可以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提出猜想)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2O、SO2和CO2。
(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得知:①CO2、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③SO2可与酸性的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④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蓝色胆矾。
(实验探究)用以下A—D四个装置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1)本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如下图所示三种装置中的 装置(填序号)。

(2)为了验证三种产物,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整套实验装置的正确组装顺序是(按导管口连接的先后顺序):发生装置导管口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装置D中的无水CuSO4变为蓝色,由此得出产物中有 的结论;同时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装置C中品红溶液( I)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品红溶液(Ⅱ)不褪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中品红溶液( I)褪色,说明产物中有__ __,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品红溶液(Ⅱ)不褪色,说明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能确认反应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 __。
(实验结论)本实验提出的猜想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交流讨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针对本实验进行讨论,其中张辉同学提出了“反应产物中可能还有一氧化碳”这样的一个观点。你是否支持张辉同学的观点? 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你说出两点理由:① ;② 。

(1)请根据上述游戏规则从Cu、CO2、CuSO4溶液、Na2CO3,溶液四种物质中选出适合图中③、④、⑦三处位置的物质:⑨ ,④ ,⑦ 。
(2)向盛有物质⑤的锥形瓶里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滴人物质②并振荡,至溶液刚好褪成无色时,溶液的pH____7。
(3)物质③和物质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5.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