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已知2Al+Fe2O3===2Fe+Al2O3在化学上被称为“铝热反应”,人们可利用该反应来焊接铁轨。从反应中可以看出Al比Fe活泼,镁和氧化铜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镁和氧化铜的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大家对于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产生了疑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什么?
(做出假设)
甲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一定含有 和 。对于可能含有的物质他们做出了如下假设:乙组同学认为可能含 ;丙组同学认为可能含 。
(实验探究)
经过查阅资料、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大家决定设计如下的实验对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进行探究。

(反思与拓展)
对于有多种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要判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剩余物的成分,需要考虑到 。由此联想到: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不变红,则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提出问题)
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什么?
(做出假设)
甲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一定含有 和 。对于可能含有的物质他们做出了如下假设:乙组同学认为可能含 ;丙组同学认为可能含 。
(实验探究)
经过查阅资料、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大家决定设计如下的实验对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进行探究。

(反思与拓展)
对于有多种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要判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剩余物的成分,需要考虑到 。由此联想到: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不变红,则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2.单选题- (共15题)
3.
学习化学可以防止走人生活和学习的误区.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苛性钠不是钠,而是一种常见的碱 |
B.双氧水也是水,只是状态和普通的水不同 |
C.铅笔不含铅而是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 |
D.“白色污染”是指一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
5.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适当摄入水果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肉类,有利于增强体质
B. 富含淀粉的食物可以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
C. 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D. 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原理,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A. 适当摄入水果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肉类,有利于增强体质
B. 富含淀粉的食物可以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
C. 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D. 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原理,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6.
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 g水,并冷却到t ℃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
B.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 |
C.t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 |
D.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 |
7.
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 g/cm3)配制560 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烧杯 |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
C.将480 mL水倾倒入盛有80 mL 98%的浓硫酸的500 mL量筒中 |
D.将80 g 98%的浓硫酸沿1000 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 |
8.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9.
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CO2 | NaOH溶液 | 稀盐酸溶液 | Ca(OH)2溶液 | CuCl2溶液 | Fe |
B | CuO | 稀盐酸溶液 | Fe | 稀硫酸溶液 | Na2CO3溶液 | Ca(OH)2溶液 |
C | Fe | 稀硫酸溶液 | BaCl2溶液 | Cu(NO3) 2溶液 | Ca(OH)2溶液 | Na2CO3溶液 |
D | Zn | 稀盐酸溶液 | CaCO3 | CuSO4溶液 | NaOH溶液 | FeCl3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2.
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性的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种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 | B.Cu2+和Cl- | C.K+和SO![]() | D.Ag+和NO3 |
14.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 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 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 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A. 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 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 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15.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16.
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后存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盐酸,应将它存放在药品柜
药品柜 | 甲 | 乙 | 丙 | 丁 |
药品 | 硫酸硝酸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 氯酸钾高锰酸钾 | 汽油酒精 |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盐酸,应将它存放在药品柜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3.选择题- (共13题)
20.将A,B,C,D,E五种不同的文件放入编号依次为1,2,3,4,5,6,7的七个抽屉内,每个抽屉至多放一种文件,若文件A,B必须放入相邻的抽屉内,文件C,D也必须放在相邻的抽屉内,则文件放入抽屉内的满足条件的所有不同的方法有 ( )
21.将A,B,C,D,E五种不同的文件放入编号依次为1,2,3,4,5,6,7的七个抽屉内,每个抽屉至多放一种文件,若文件A,B必须放入相邻的抽屉内,文件C,D也必须放在相邻的抽屉内,则文件放入抽屉内的满足条件的所有不同的方法有 ( )
24.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一工业联合公司一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4.填空题- (共1题)
30.
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用硝土和草木灰制出KNO3后,再与硫和木炭混合制造了大量土地雷,炸得日本鬼子魂飞魄散.

(1)硝土的主要成分是NaNO3,和Ca(NO3) 2等,将其加水溶解除去不溶物后,加入适量的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若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aCO3沉淀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将CaCO3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最后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从滤液中得到其中一种晶体.据此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绘制的该晶体的溶解度曲线(见上图)较准确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1)硝土的主要成分是NaNO3,和Ca(NO3) 2等,将其加水溶解除去不溶物后,加入适量的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若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aCO3沉淀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将CaCO3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最后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从滤液中得到其中一种晶体.据此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绘制的该晶体的溶解度曲线(见上图)较准确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