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使用电脑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电脑中的很多主要部件都安装在电脑主板(如下图1)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是 。
(2)为了防止电脑工作时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温度过高,往往会在CPU上安装散热器(如图2),通常铜是制作散热器的材料,是因为铜具有 的性质。
(3)每次切断电源后再打开电脑,电脑上的时间信息都不会改变,仍保持准确,这是因为主板上有一颗纽扣电池(如图3)的缘故,它会在电脑断电后继续工作,纽扣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氧化银和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电流,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是 元素。

(1)电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是 。
(2)为了防止电脑工作时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温度过高,往往会在CPU上安装散热器(如图2),通常铜是制作散热器的材料,是因为铜具有 的性质。
(3)每次切断电源后再打开电脑,电脑上的时间信息都不会改变,仍保持准确,这是因为主板上有一颗纽扣电池(如图3)的缘故,它会在电脑断电后继续工作,纽扣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氧化银和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电流,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是 元素。
3.
据报道2011年5月12日内外秦淮河10多公里的河面上漂满了死鱼。据现场调查以及监测情况初步认定,5月10日的暴雨将秦淮河沿岸入河管道及沟渠内沉积污染物冲刷入河,沿岸排水泵站集中排放,造成水体在短时间内急剧缺氧,导致鱼儿浮头并成群死亡。
(1)请你对此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
(2)猜想秦淮河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 ;防止秦淮河污染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请你对此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
(2)猜想秦淮河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 ;防止秦淮河污染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4.
某化学活动小组欲用纯碱制取烧碱,做了如下实验:

现取纯碱样品(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34.1g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10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9.1g滤渣和一种不饱和溶液。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
(2)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列出参加反应固体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 ;
(4)求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
(5)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6)现将反应后所得溶液浓缩成10%的溶液以备用(浓缩时没有晶体析出),则需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 。

现取纯碱样品(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34.1g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10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9.1g滤渣和一种不饱和溶液。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
(2)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列出参加反应固体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 ;
(4)求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
(5)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6)现将反应后所得溶液浓缩成10%的溶液以备用(浓缩时没有晶体析出),则需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 。
2.单选题- (共14题)
5.
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变化的是食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亚硝酸钠,产生的这种气体可能是()
A.SO2 | B.NO2 | C.N2 | D.NH3 |
6.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 熟石灰,烧碱,纯碱均属于碱
B. 金刚石,石墨,C60,活性炭均属于单质
C.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均属于纯净物
D. 酒精,醋酸,蔗糖,尿素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A. 熟石灰,烧碱,纯碱均属于碱
B. 金刚石,石墨,C60,活性炭均属于单质
C.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均属于纯净物
D. 酒精,醋酸,蔗糖,尿素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7.
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从组成和结构认识罂粟碱正确的叙述是( )

A. 罂粟碱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物
B. 每个罂粟碱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核
C. 罂粟碱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4
D. 罂粟碱中含有19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

A. 罂粟碱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物
B. 每个罂粟碱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核
C. 罂粟碱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4
D. 罂粟碱中含有19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
8.
下列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事实 | 解释 |
A | 液氧和氧气的颜色不同 | 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时,颜色不同 |
B | KOH和Fe(OH)3与指示剂作用时颜色不同 | 两物质中含有不同的阳离子 |
C |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不同的酸溶液中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较大 | 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子 |
A. A B. B C. C D. D
10.
.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内均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8g镁粉,向右边的烧杯加入8.5gCu天平失去平衡。要使天平再次平衡,应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铝的质量()
A. 18g B. 16.5g C. 9g D. 1.5g
A. 18g B. 16.5g C. 9g D. 1.5g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餐具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B.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C. 含有氮元素的化肥一定是氮肥
D.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A. 用餐具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B.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C. 含有氮元素的化肥一定是氮肥
D. 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12.
13.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行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组别 | 要解决的问题 | 所用方法 |
A | 除去暖水瓶中水垢 | 加入纯碱溶液 |
B | 洗去饭碗上的油污 | 用汽油溶解 |
C | 分离铜屑和铁屑的混合物 | 用磁铁吸引 |
D | 炸油条时,锅里的油着火了 | 用水浇灭 |
A. A B. B C. C D. D
13.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 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2℃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 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2℃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14.
除去下列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KOH | K2CO3 | 适量C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B | KNO3 | K2SO4 | 适量BaCl2溶液、过滤、蒸干、结晶 |
C | AgNO3 | Cu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CaCO3 | NaCl | 过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15.
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组别 | 需区分的物质 | 所加试剂或方法 | |
试剂或方法1 | 试剂或方法2 | ||
A | 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 | 导电试验 |
B | 碳铵与磷矿粉 | 闻气味 | 加水溶解 |
C | 苏打和小苏打 | 稀盐酸 | 碳酸钠溶液 |
D | 真黄金和假黄金 | 观察颜色 | 在空气中灼烧 |
A. A B. B C. C D. D
16.
哈尔滨市政府为了迎接2011年“哈洽会”,也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对城市中的楼体,马路上的护栏,街道两侧的灯饰都作出了统一的修整和维护,下列关于这些做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马路上的安全护栏进行粉刷的目的只是为了美观
B. 采用石灰浆作为粉刷楼体的涂料是因为石灰浆不会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所以耐久性更好
C. 给街道两侧的景观路灯更换了以聚苯乙烯为原料的外饰灯壳,聚苯乙烯属于合成材料
D.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行人以及途经车辆的安全,所有修整和维护工作都应该在深夜进行
A. 对马路上的安全护栏进行粉刷的目的只是为了美观
B. 采用石灰浆作为粉刷楼体的涂料是因为石灰浆不会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所以耐久性更好
C. 给街道两侧的景观路灯更换了以聚苯乙烯为原料的外饰灯壳,聚苯乙烯属于合成材料
D.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行人以及途经车辆的安全,所有修整和维护工作都应该在深夜进行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都是由古代植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B.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海水不能饮用,所以对人类没有任何贡献
C. 自然界存在的金属资源中,只有金,银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
A.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都是由古代植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B.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海水不能饮用,所以对人类没有任何贡献
C. 自然界存在的金属资源中,只有金,银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
3.选择题- (共28题)
26.
我国古代的“河图”是由3×3的方格构成,每个方格内均有数目不同的点图,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点图的点数之和均相等.如图给出了“河图”的部分点图,请你推算出P处所对应的点图.有以下4个点图可供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27.
我国古代的“河图”是由3×3的方格构成,每个方格内均有数目不同的点图,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点图的点数之和均相等.如图给出了“河图”的部分点图,请你推算出P处所对应的点图.有以下4个点图可供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28.
我国古代的“河图”是由3×3的方格构成,每个方格内均有数目不同的点图,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点图的点数之和均相等.如图给出了“河图”的部分点图,请你推算出P处所对应的点图.有以下4个点图可供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46.
在下面的五组数中:①4,4,4,4;②5,5,5,5;③6,6,6,6;④7,7,7,7;⑤9,9,9,9.通过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结果等于24那么满足条件的组数是( )
4.填空题- (共3题)
47.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很多重要的物质并了解了他们的性质和用途,如铜绿、明矾、金刚石、木炭、干冰、大理石、酒精、天然气、石油、水银、盐酸、纯碱、烧碱、小苏打、草木灰、食盐、请根据你所掌握得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将上述物质分成分两大类(请写出可以用化学时表示的一类物质的化学式)
分类的标准: 包括物质:
(2)化学谜语:无水是生、有水是熟,生的见水放热煮熟,熟的下水多数不溶。
写出生、熟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
分类的标准: 包括物质:
(2)化学谜语:无水是生、有水是熟,生的见水放热煮熟,熟的下水多数不溶。
写出生、熟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
48.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问题:
(1)用两个圆表示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镁)两种物质,请将C、D画在A、B的相应位置,并标出物质的名称。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3)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用两个圆表示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镁)两种物质,请将C、D画在A、B的相应位置,并标出物质的名称。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3)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9.
(3分)在高品质的生活中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已经上升到健康营养的层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出现填补了市场的空缺。我国自2001年启动了“无公害行动计划”,其核心是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蔬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目前我国又认证了近200种的有机食品,如蜂蜜、大米、大豆、小麦、黑猪肉等。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素在人体中的共同作用是 。其中大豆如果作为非有机食品在空气中种植也不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
5.实验题- (共2题)
50.
现在实验室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石灰水五种药品及相关仪器。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制备并检验某种气体,并将上图补充完整________;
(3)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制备并检验某种气体,并将上图补充完整________;
(3)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了解到活泼的金属可以把活泼性比它差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植换出来,于是他做了一个验证实验,想验证这一结论。
[讨论与交流]
(1)请你填写出的第1次和第3次实验中在滤液或滤渣中加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
(2)根据实验的现象张南同学认为第三次实验中在滤渣滴加盐酸产生的现象是因为镁粉过量与盐酸反应生成的。请你评价张南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在溶液中镁先跟硝酸银反应,再跟硝酸铝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硝酸铝和硝酸银混合溶液 | 100g | 100g | 100g |
镁粉 | 1g | 1.2g | 4.8g |
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后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_ | 无现象 | _____________ |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_ | 无现象 | _____________ |
[讨论与交流]
(1)请你填写出的第1次和第3次实验中在滤液或滤渣中加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
(2)根据实验的现象张南同学认为第三次实验中在滤渣滴加盐酸产生的现象是因为镁粉过量与盐酸反应生成的。请你评价张南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在溶液中镁先跟硝酸银反应,再跟硝酸铝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