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实验事实(每空举两例) | 规律 | 推测同类物质所具有的相同性质 |
示例:盐酸、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稀硫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Ⅰ.碳酸钙、碳酸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2) | (3) |
Ⅱ. (4) | (5) | (6) |
2.计算题- (共1题)
(1)碳酸钙的物质的量?
(2)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 (共14题)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一定相等 |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D.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A.Zn、Cu、AgNO3溶液 |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
C.Zn、Cu、Ag、稀硫酸 | D.Ag、CuSO4溶液、AgNO3溶液 |
A.验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Cu+2AgCl=CuCl2+2Ag |
B.除去烧碱溶液中混有少量纯碱:Na2CO3+2 HCl=2NaCl+ H2O+CO2↑ |
C.制取少量的硫酸镁:MgCl2+Na2SO4=MgSO4+2NaCl |
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CaCO3+2HCl=CaCl2+H2O+CO2↑ |
A.茶 | B.西瓜 | C.大豆 | D.甜菜 |
4.选择题- (共18题)
如图是某果蝇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子细胞的示意图,其中图Ⅳ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请回答.
(1)图Ⅱ细胞的名称是{#blank#}1{#/blank#} ,每个细胞中有{#blank#}2{#/blank#} 条染色单体.
(2)图Ⅳ细胞表示的时期对应于图中{#blank#}3{#/blank#} 方框的位置(填①或②).
(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blank#}4{#/blank#}
(4)图Ⅲ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①阶段细胞的{#blank#}5{#/blank#} .
(5)若图Ⅳ中染色体的基因组成是AaBb,请在图Ⅳ中正确标出所有A、a、B、b{#blank#}6{#/blank#} .
(6)假定该果蝇的三对常染色体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这个精原细胞可产生{#blank#}7{#/blank#} 种精子.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 响度 {#blank#}1{#/blank#} 增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blank#}2{#/blank#}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其中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blank#}3{#/blank#} 处减弱噪声污染.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 响度 {#blank#}1{#/blank#} 增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blank#}2{#/blank#}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其中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blank#}3{#/blank#} 处减弱噪声污染.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A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则应向{#blank#}1{#/blank#} 调(选填“做”或“右”),天平才能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blank#}2{#/blank#} g.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A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则应向{#blank#}1{#/blank#} 调(选填“做”或“右”),天平才能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blank#}2{#/blank#} g.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A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则应向{#blank#}1{#/blank#} 调(选填“做”或“右”),天平才能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blank#}2{#/blank#} g.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比较大的是物体{#blank#}1{#/blank#} ;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blank#}2{#/blank#}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比较大的是物体{#blank#}1{#/blank#} ;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blank#}2{#/blank#} .
如图表示人体某正常基因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顺序.A~D表示4种基因突变的位点.A处丢失T/A,B处T/A变为C/G,C处T/A变为G/C,D处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不同时发生.(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见第5面)
表4——1 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1)A处突变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变化,新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blank#}1{#/blank#} .
(2)A处丢失T/A后,在A点附近再丢失{#blank#}2{#/blank#} 个碱基对对结果影响最小.
(3){#blank#}3{#/blank#} 处发生的突变对结果无影响.{#blank#}4{#/blank#} 处发生的突变将导致肽链的延长停止.
(4)除了题中表示的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外,基因突变还可由碱基对的{#blank#}5{#/blank#} 变化引起.
如图表示人体某正常基因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顺序.A~D表示4种基因突变的位点.A处丢失T/A,B处T/A变为C/G,C处T/A变为G/C,D处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不同时发生.(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见第5面)
表4——1 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1)A处突变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变化,新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blank#}1{#/blank#} .
(2)A处丢失T/A后,在A点附近再丢失{#blank#}2{#/blank#} 个碱基对对结果影响最小.
(3){#blank#}3{#/blank#} 处发生的突变对结果无影响.{#blank#}4{#/blank#} 处发生的突变将导致肽链的延长停止.
(4)除了题中表示的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外,基因突变还可由碱基对的{#blank#}5{#/blank#} 变化引起.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一束光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前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blank#}1{#/blank#}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blank#}2{#/blank#} 方向射出,若将入射光线向平面镜偏转,反射光线会{#blank#}3{#/blank#} (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
(2)图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提出的结论是{#blank#}4{#/blank#}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丁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blank#}5{#/blank#} .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一束光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前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blank#}1{#/blank#}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blank#}2{#/blank#} 方向射出,若将入射光线向平面镜偏转,反射光线会{#blank#}3{#/blank#} (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
(2)图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提出的结论是{#blank#}4{#/blank#}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丁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blank#}5{#/blank#} .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一束光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前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blank#}1{#/blank#}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blank#}2{#/blank#} 方向射出,若将入射光线向平面镜偏转,反射光线会{#blank#}3{#/blank#} (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
(2)图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提出的结论是{#blank#}4{#/blank#}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丁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blank#}5{#/blank#} .
家住某小区的贾先生每天要到东湖公园散步,他先从家走到东湖公园用了10min,这段路程大约有900米,然后他围绕东湖公园又走了一圈,路程约为2.1km,用了30min,求;
(1)贾先生从家走到东湖公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2)上述全过程中贾先生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5.填空题- (共3题)
实验编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加入KNO3的质量(g) | 40 | 50 | 60 | 70 |
溶液质量(g) | 90 | 100 | 105 | 105 |
Ⅰ.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6) g/100gH2O。
Ⅱ.设实验1到实验4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d,则它们的大小为:a(7) b(8) c(9) d(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实验题- (共1题)

请回答:
Ⅰ.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 (7) ;
Ⅱ.步骤④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8) 。
Ⅲ.猜想与验证:
猜想 | 验证方法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猜想1: 固体A中含Ca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 (9) | 猜想1成立 |
猜想2: 固体A中含Ba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 (10),再滴入(11) 溶液。 | 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 | (12) |
猜想3: 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 取少量NaCl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 (13) 。 | (14) | 猜想3成立 |
Ⅳ.鉴别NaCl和KNO3溶液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15) ;
(16) 。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