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广安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568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2/8/25

1.推断题(共1题)

1.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请回答:

(1)试写出X与Na2CO3反应的实验现象   
(2)右图所示的三个反应中,有一个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使用久了的热水壶内常有水垢,为了除去水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来“除垢剂”,除水垢时,有大量气泡产生。该组同学欲对“除垢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除垢剂”的成分中含有酸。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
(设计实验)
(1)甲同学取“除垢剂”少许,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为无色,则得出结论:“除垢剂”的成分中含有酸。
乙同学认为:据此还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理由是   
(2)乙同学从家中找来两种物质继续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一金属    ,滴加“除垢剂”少许。
产生气泡
猜想正确
取少量苏打粉即碳酸钠粉末,滴加滴加“除垢剂”少许。
 
猜想正确
 
(3)同学们想试制一瓶“除垢剂”,甲同学认为选用稀硫酸作“除垢剂”合适,乙同学认为不妥,其理由是     
(反思)热水壶内的水垢还可以用厨房中的 来除去。

3.计算题(共1题)

3.
下图是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某同学为了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上相符,用烧杯取该溶液50克,加入二氧化锰1克,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9.4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
⑵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回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上相符?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成语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百炼成钢C.风吹草动D.量体裁衣
5.
下列物质能在pH=1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的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OH、NaNO3、Na2CO3
B.Mg(NO3)2、CaCl2、FeCl3
C.K2SO4、KNO3、BaCl2
D.Na2SO4、NaCl、 KCl
6.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该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
B.生成物丁可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
7.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H—两个氢元素B.Ca2+—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C.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FeCl2—氯化铁
8.
“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2B类致癌物,曾被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暴。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塑化剂”属有机物
B.该“塑化剂”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7:2
C.该“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D.该“塑化剂”由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Na和K得出,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CO2的过多排放会形成酸雨
C.CO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0.
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B.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C.熄灭酒精灯D.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然后过滤
D.家中天然气装置漏气时,应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
12.
右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C.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甲、乙两种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
13.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是某同学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能源与环境
氢气、氧气有可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C.元素与健康
D.物质的鉴别
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人体缺碘—易患骨质疏松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
 
A. A B. B C. C D. D

5.选择题(共19题)

14.

《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6.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7.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       

18.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19.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20.

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21.

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22.

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23.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4.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5.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       

26.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       

27.

下列各项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28.

图1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这一工程是(   )

29.

图1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这一工程是(   )

30.

《把荣誉还给隋文帝》揭示隋文帝在治国和驾驭群臣方面的得失,挖掘大隋帝国兴亡的历史根源。下列各项与隋文帝无关的是(    )       

31.

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       

32.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    )

①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④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

6.填空题(共3题)

33.
用化学符号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盐酸中的阳离子是    
34.
工业明胶是用工业皮革废料,经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工序制成的“蓝皮胶”,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药物中,变成“毒食”、“毒胶囊”。经检测,“毒食”和“毒胶囊”中铬超标数十倍,食用后对肝、肾会造成极大伤害,导致癌症。
(1)上述中的“”指的是 (填序号)。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2)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元素的质子数是52 B.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核中含有28个中子
(3)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精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铬是最硬的金属,常镀在金属制品如水龙头的表面,使金属制品美观耐用。若将打磨过的大小相同的铬片、铝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铬片表面缓慢产生气泡,铝片表面迅速产生较多气泡,铜片表面无现象。请写出铬、铝、铜三种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   
35.
渠江沿岸居民大多以渠江水为生活用水。为了弄清渠江水的水质状况,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渠江水质进行了相关调查。
(1)取回水样,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静置后过滤,得到澄清的水。
(2)若要测定渠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试剂或用品是    (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pH试纸
C.石灰石
D.无色酚酞试液
 
(3)同学们用  可以判断渠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

7.实验题(共1题)

36.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电石CaC2(灰色块状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C2H2,选用   作发生装置(填序号),常用C或E收集乙炔气体。请写出用C收集乙炔气体的依据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4)G装置中,将氢气球置于空烧杯中,可以验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