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晰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的“光导纤维”,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用他的发明为人类连通了信息时代。生产光导纤维的原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SiO2)。计算:
(1) 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 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l%)。
(1) 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 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l%)。
2.推断题- (共1题)
2.
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下图含钙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类型)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A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有关研究,孕震过程中比较活跃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氢等。图中C→A就是孕震过程中地壳岩层发生的重要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孕震过程中地下压力会增大,CO2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度也将增大,从而使地下水的pH 7(填“>”、“=”或“<”)。
(4)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一般认为, 高温下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B的化学式是 。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类型)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A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有关研究,孕震过程中比较活跃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氢等。图中C→A就是孕震过程中地壳岩层发生的重要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孕震过程中地下压力会增大,CO2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度也将增大,从而使地下水的pH 7(填“>”、“=”或“<”)。
(4)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一般认为, 高温下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选择题- (共12题)
4.
关于赵匡义(宋太宗)在陈桥兵变时是否建议太祖“禁剽劫”,宋太宗时第一次修订《太祖实录》,“禁剽劫都城实为太祖自行约束”。宋真宗时重修《太祖实录》,“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
5.
关于赵匡义(宋太宗)在陈桥兵变时是否建议太祖“禁剽劫”,宋太宗时第一次修订《太祖实录》,“禁剽劫都城实为太祖自行约束”。宋真宗时重修《太祖实录》,“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
4.单选题- (共8题)
15.
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健康常识 | B安全常识 |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 人体缺锌——易患佝偻病 | 不明洞穴探险——先做灯火实验 家中石油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
C性质与用途 | D物质分类 |
石墨能导电——作电极 活性炭有吸附性——作冰箱除臭剂 | 常见的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常见的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
A.A | B.B | C.C | D.D |
16.
要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H2、CO、CO2,得到干燥的氮气(氮气不与下列试剂反应。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浓硫酸 ②苛性钠溶液 ③灼热的氧化铜
①浓硫酸 ②苛性钠溶液 ③灼热的氧化铜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②① | D.②③① |
17.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
B.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
D.t2℃ 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
21.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
5.填空题- (共5题)
23.
日本9.0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不少地方出现抢购碘盐的狂潮,用于防护核辐射。精制碘盐是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医疗专家提醒: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吃加碘盐防辐射完全不科学,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由于安全系统的所有电源丧失,无法抽水对反应堆进行降温,福岛第一核电站6座反应堆,震后出现不同程度堆芯熔毁,并先后发生氢气爆炸。高温导致锆水反应产生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选“分子”“原子”或“元素”)
(4)碘盐的储存方法是密封储藏和防潮湿,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
(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2)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由于安全系统的所有电源丧失,无法抽水对反应堆进行降温,福岛第一核电站6座反应堆,震后出现不同程度堆芯熔毁,并先后发生氢气爆炸。高温导致锆水反应产生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选“分子”“原子”或“元素”)
(4)碘盐的储存方法是密封储藏和防潮湿,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可以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
24.
(1)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X是一种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
②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
a.检验硬水常用的是物质是 。
b.如果某地地下水钙、镁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Cl2、MgCl2形式存在),可先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加入适量的纯碱后生成沉淀,即可将水软化。
③我市不少村镇小型河沟中藻类疯长,说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化学肥料流失到河中 B.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含磷洗涤剂
C.人畜的粪便流失到河中 D.工业废水的排放
④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2)有机物A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示:“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
(猜想)
猜想一:A中只含C、H两种元素
猜想二:A中含C、H、O三种元素
(实验)

(结论)猜想 正确(选填“一”或“二”)。
(反思)有机物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X是一种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
②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
a.检验硬水常用的是物质是 。
b.如果某地地下水钙、镁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Cl2、MgCl2形式存在),可先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加入适量的纯碱后生成沉淀,即可将水软化。
③我市不少村镇小型河沟中藻类疯长,说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化学肥料流失到河中 B.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含磷洗涤剂
C.人畜的粪便流失到河中 D.工业废水的排放
④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2)有机物A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示:“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
(猜想)
猜想一:A中只含C、H两种元素
猜想二:A中含C、H、O三种元素
(实验)

(结论)猜想 正确(选填“一”或“二”)。
(反思)有机物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26.
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1)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 ; (2)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3)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 ;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5)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A.氯化钠、 | B.小苏打、 | C.稀盐酸D活性炭E熟石灰F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
(3)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 ;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5)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27.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选用A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得到的氧气不够纯,其原因可能是 。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6)小雯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水变_______________;(填一种颜色)

A B C D E
(1)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选用A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得到的氧气不够纯,其原因可能是 。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 B.浓硫酸 | C.生石灰 |
6.实验题- (共1题)
28.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 (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 (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
|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