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52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7/24

1.推断题(共1题)

1.
如图所示,物质王国的“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做游戏。甲为酸,丁为碱,戊为酸碱指示剂,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按物质组成分类)。

游戏规则:只要相邻的物质能反应,游戏就能进行下去。
(1)写出能代表甲与丁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根据游戏规则,乙可以是 (填物质类别),写出能代表乙与丙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参照游戏规则,从左图中选择三种物质,将其标号填在右图短线上。

2.综合题(共1题)

2.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表1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6)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7)从表2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放出的热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3.选择题(共5题)

3.

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段,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

4.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剩余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5.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剩余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6.

唐代出现了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它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7.

2016年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慕克吉访。慕克吉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就是(    )

4.单选题(共7题)

8.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C.D.
9.
甲醛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有机物
B.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宏观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从微观上看: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0.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O2—2个氧原子
B.Ca2+—钙离子
C.P2O5—五氧化二磷
D.2H2O—2个水分子
11.
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12.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 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D. 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
13.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是纯净物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C.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D.硬水通过蒸馏可转化为软水
14.
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取浓硫酸 B. 读取数据 C. 稀释 D. 装瓶

5.实验题(共1题)

15.
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采集废液(含FeSO4和少量ZnSO4、MgSO4),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阅读资料)
(1)25℃时,去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
 
Zn(OH)2
Fe(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5.7
7.6
10.4
沉淀完全的pH
8.0
9.6
12.4
 
(2)25℃时,Zn(OH)2可溶于pH>10.5的碱溶液。
(3)制备Fe3O4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2)操作a的名称为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溶液1所含溶质有    (至少写两种);溶液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4)该实验取废液100g,最终得到产品四氧化三铁质量为3.48g,则原废液中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精确到0.0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