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547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4/30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
猜想二:可能是氢气;
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________________出现
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离子。

2.单选题(共12题)

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为非金属元素
B.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C. 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
3.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B. 2H2O——2个水分子
C. 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D. 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4.
2013年3月,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将含有石墨烯(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如图),刷新了超轻固体材料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B.“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C.“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D.“碳海绵”是一种化合物
5.
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Cu和AgB.Fe和CuC.CuD.Ag
6.
下列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是(   )
A.常见物质的鉴别
B.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氯化铵和硫酸钾——用水鉴别
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乳化作用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氧气的可燃性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A. A B. B C. C D. D
7.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速冻小魔术。他在一个小木板上撒了一些水,然后放上一个小烧杯,杯中加入半杯蒸馏水。随后他向杯中加入另一种物质,片刻以后,他提起烧杯,杯子和木板紧紧粘在一起。老师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硝酸铵C.食盐D.氢氧化钠固体
8.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图中P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将30 g乙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9.
下图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四个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镁条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反应过程中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B.分解等质量过氧化氢制氧气过程中,用不用二氧化锰的区别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D.向足量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溶液的总质量变化
10.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下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 NaOH BaCl2Na2SO4
B.HCl Ba(OH)2Na2SO4BaCl2
C.H2SO4Ba(OH)2Na2SO4BaCl2
D.H2SO4NaOH BaCl2Na2SO4
11.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④D.只有①②③
12.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13.
食品安全问题已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在食用猪血中加甲醛溶液B.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C.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D.在玉米馒头中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

3.选择题(共8题)

14.在计算有除法,又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时,先算{#blank#}1{#/blank#},再算{#blank#}2{#/blank#}.
15.算一算.(先填横线下面的□)


16.在计算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时,先算{#blank#}1{#/blank#},再算{#blank#}2{#/blank#}.
17.(73-25)÷8=(   )
18.(73-25)÷8=(   )
19.在计算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两步式题时,都要按照从{#blank#}1{#/blank#}到{#blank#}2{#/blank#}的顺序计算.
20.82-(27+33)=(   )
2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填空题(共3题)

22.
选择H、O、S、K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最常用的溶剂
(2)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2)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
(4)常做化肥的一种盐  
(5)造成大气污染的氧化物  
(6)常见的碱  
23.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引起的中毒;
(2)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是  
(3)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营业员会问你“是否要塑封的(用塑料薄膜封闭)”,塑封的目的是隔绝
(4)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
2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玻璃钢 ②石油 ③甲烷 ④碳酸氢钠 ⑤氢氧化钙 ⑥合成橡胶 ⑦液氮。请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可用作发酵粉的是 ;在医疗手术中用作冷冻麻醉的物质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可用来制作轮胎的材料是

5.实验题(共1题)

25.
已知常用的酸跟常用的碱反应生成的盐的水溶液显中性。现将某蓝色晶体A溶入某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下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试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B、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蓝色沉淀D是
(2)若A是纯净物,无色中性液体是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其溶质是
(3)写出有色液体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