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从组成的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填写选项编号)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看: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填写图示编号)

(3)从能源的角度看: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净化的角度看:①有关下图所示净化河水简易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本身是一种化学资源
B.此装置可以将硬水软化
C.利用此装置可得到蒸馏水
A.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不宜直接饮用 |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 ;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5)从变化的角度看:
①电解一定量的水(如左下图),当正极端产生5mL气体时,理论上在负极端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mL。
②右下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推断题- (共1题)
关系(“→”表示能转化,“—”表示能发生反应,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含C的物
质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E是最常用的溶剂,F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

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 。
(2)D→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转化为B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②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D的溶液中一定变成红色
③F固体溶于水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④C和F在分类中都属于盐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
见的固体物质。
(实验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欲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①可能是Na2CO3②可能是NaOH ③可能是NaOH和Na2CO3
(实验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产物中 |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定量探究
为测定某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组装仪器,取5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见下图曲线);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⑤重复步骤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实验步骤③中,甲装置的作用是 。
(3)请利用相关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流程题- (共1题)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试剂A是_____,试剂B是_____。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提纯后的氯化钠固体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步骤为:①计算、②称量、③__、④ 溶解、⑤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_____。
5.单选题- (共13题)

A. 丙可能是单质
B.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A.四硫富瓦烯相对分子质量为204 g |
B.一个四硫富瓦烯分子由6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4个硫原子构成 |
C.四硫富瓦烯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18︰1︰32 |
D.四硫富瓦烯属于有机物 |

A.固态X俗名叫“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
B.H2CO3能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X具有酸性 |
C.反应2CuO + C![]() |
D.X转化为CO的反应为X + C![]()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 |
A | CO2 | H2O | 浓硫酸 | 洗气 |
B | FeCl2溶液 | CuCl2 | 过量铁粉 | 结晶 |
C | 铁粉 | 氧化铁 | 适量盐酸 | 蒸发 |
D | 铜粉 | 炭粉 | 过量水 | 溶解 |
A.A | B.B | C.C | D.D |
(1)X + Y(NO3)2 = X(NO3)2 + Y (2)Z+H2SO4=ZSO4+H2↑ (3)X+H2SO4不反应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X | B.Y>X>Z | C.Z>X>Y | D.X>Z>Y |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B.t1℃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15 g甲 |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
D.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6.选择题- (共8题)
①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活动
②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不可一蹴而就,要脚踏实地进行量的积累
③确立创新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④创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就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①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活动
②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不可一蹴而就,要脚踏实地进行量的积累
③确立创新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④创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就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的升级推动新品研发
③经营战略决定企业的成败 ④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点时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②在■点时投资生产该商品最为合适
③在★点时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
④在◆点时投资生产该商品是正确选择
只接受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这意味着在丹麦( )
①货币不再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国家能够调节货币的流通速度
③收款手续简化,方便购物消费 ④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
7.填空题- (共1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①He和Ar ②He和Mg ③Al和Si ④F和Cl
(2)写出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阳离子和分子的符号各一个:原子,阳离子,
分子。
(3)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的碱、铵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 。
8.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